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疾病防控
  • 禽病诊治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8-07  发布者:佚名  共阅667次

    抗菌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抗菌药物包括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和抗生素。
       
        1、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


        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分为六类:①磺胺类;②抗菌增效剂;③喹诺酮类;④喹恶啉类;⑤硝基呋喃类;⑥硝基咪唑类。这六类药物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磺胺类与喹诺酮类,喹恶啉类的卡巴氧、喹乙醇由于有潜在的致癌作用,欧、美许多国家已禁止食品动物使用。硝基呋喃类如呋喃他酮、呋喃唑酮以及硝基咪唑类的甲硝唑、地美硝唑由于发现有致癌作用,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均已禁止作为促生长添加剂使用。


        2、抗生素


        抗生素,过去称抗菌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产生的,能在低浓度下对其他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或具有抗肿瘤、抗寄生虫作用的微生物产物以及他们的半合成衍生物。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可将其分类为:


        ①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呋等。
        ②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
        ③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泰乐菌素、吉他霉素、替米考星等。
        ④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等。
        ⑤酰胺醇类,如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
        ⑥林可胺类,如林可霉素等。
        ⑦多肽类,如杆菌肽、多黏菌素等。
        ⑧截短侧耳素类:如泰妙菌素、沃尼妙林等。
        ⑨其他,如新生霉素等。


        3、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抗菌药是目前我国兽医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对控制牛的传染性疾病起着重大的作用。但目前不合理使用尤其滥用抗菌药的现象较为严重,不仅造成药品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和动物性食品的兽药残留。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必须引起大家重视的问题。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应注意如下原则:


    (1)明确诊断,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紧密结合临床诊断、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多数抗菌药物仅对有限范围的致病微生物有效,对病毒或真菌无作用,因此对病毒性疾病,不宜选用抗菌药物。对真菌性感染应选用抗真菌的药物,不宜选用一般抗菌药物。在临床上选用抗菌药物时,应以细菌学诊断为依据,或者以药敏试验做基础,如有条件时可进行细菌学的分离与鉴定来确定抗菌药物的应用。


    (2)正确选用剂量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应用必须有足够剂量与疗程。总的来说,开始剂量与急重病例的剂量应当比较大,症状已控制或轻症病例的剂量可适当减少。疗程应充足,一般传染性疾病和感染可连续3~4天,直到症状消失后,再加以巩固1~2天,以防止复发。


    (3)根据药动学特性选用药物
        防治消化道感染时,为使药物在消化道有较高的浓度,应选择不吸收或难吸收的抗菌药,例如氨基糖苷类、氨苄西林、磺胺脒等;在泌尿道感染时,应选择主要以原形从尿液排出的抗菌药,例如青霉素类、链霉素、土霉素和氟苯尼考等;在呼吸道感染时,宜选择容易吸收或在肺组织有选择性分布的抗菌药,例如达氟沙星、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细菌性的脑部感染应选用磺胺嘧啶。子宫炎、乳房炎宜选用主要用于局部抗感染的药物,局部用药还有甩药量少,副作用小,疗效高等特点。


    (4)注意不良反应及加强饲养管理
        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除密切注意疗效之外,还应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肝功能不良或肾功能不良的病例,易导致以肝或肾脏代谢灭活药物的蓄积,产生不良反应。在用药期,应对动物定期进行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化验,一旦出现异常或加重,应立即停药。加强饲养管理既可增强动物体质,也能减少传染性病原菌的传播。定期消毒,清洁场所,是控制耐药菌传播的重要措施。


    (5)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随着抗微生物药物在兽医临床的广泛使用,耐药性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为了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免滥用抗生素,杜绝不必要的预防用药,禁止将治疗用的抗菌药物用于促进生长,凡属不一定要用的尽量不用,单一抗菌药物有效的就不采用联合用药;②剂量要足够,疗程要恰当;③尽量减少长期低剂量用药。


        4、正确联合使用抗菌药


        为了获得更好的抗菌效果,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合并应用,称联合用药。目前已有多种很好的广谱抗菌药,一般情况下不应轻易联合使用。但在严重的混合感染或病原未明的危急病例,在用一种抗菌药无法控制病情时,在兽医师指导下,可以适当联合用药,一般使用两种药物联合即可,没有必要合用三种以上抗菌药物,不仅不能增强治疗作用,还可能增加毒性和治疗成本。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应具备下列临床指征:


        ①病情急,病因不明的严重传染病或败血症。


        ②单一药物已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③细菌可能对某一药物产生耐受性。


        ④某一抗菌药物对组织细胞内的病原菌无效时,应配合易透过细胞膜能杀灭细胞内病原菌的抗菌药。


        ⑤减少药物剂量和降低毒性。


        6、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必须能达到以下目的:


        ①增强抗菌效应和对耐药微生物的疗效。


        ②获得协同的效果。


        ③减小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④扩大抗菌谱,增强对混合感染的疗效,防止二重感染的发生。


        7、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选择和组合


         为了获得联合应用抗菌药的协同作用,必须根据抗菌药的作用特性和机理进行选择和组合。目前,一般按抗菌药的作用特性将其分为四大类:①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②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等;③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酰胺醇类等;④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抗菌增效剂等。另外,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为杀菌剂;硝基呋喃类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喹噁啉类为抑菌剂。


        ①与②合用常可获得协同作用,如青霉素与链霉素合用,青霉素+杆菌肽合用。
        ①与③合用则可出现拮抗作用,如青霉素与四环素合用。
        ①与④可能无明显影响。
        ②与③合用常表现为相加作用或协同作用,如新霉素与强力霉素、林可霉素与大观霉素等。
        ②与④合用相加或增强作用,如多粘菌素与磺胺类合用。
        ③与④合用一般可获得相加效果,如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


        同类合用一般为相加作用,如多粘菌素与杆菌肽合用。作用机理相同,可能拮抗,如氯霉素、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合用存在拮抗。
    联合用药可获得良好效果,但并非绝对有利而无弊,除拮抗作用之外,还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或导致二重感染。滥用抗菌药联合也可以使细菌同时对各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增加临床用药的困难。


        联合用药发挥抗菌药协同作用是控制严重感染,消除病原菌的基本措施。对一般感染的常规治疗,切不必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一般仅限于两种抗菌药,通常不超过三种。联合用药时尤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