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8月20日,记者冒着酷暑驱车去采访山东金利源毛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
张立,回族,本科学历,具备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及先进的经营理念。他在向记者介绍公司发展情况后,还介绍了跟随李克强总理到意大利和德国考察的事。2014年10月,张立作为李克强总理随行意大利和德国考察洽谈的商务代表之一,出席了第五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大会,中德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使他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张立之所以有这样的殊荣,是和他在业内的影响密不可分的。
十年磨一剑 创新搞发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金利源坐落于阳信经济开发区,拥有黄河三角洲最大的山东省畜牧业产业化工业园,已经建成循环经济下完整的生产链,拥有资产7.6亿元,与清华大学、人民解放军研究总院环保中心、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联合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国家专利29项。公司自主研发的毛纺生产设备流水线,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是毛纺行业的“二次工业革命。”
1987年,张立做出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选择,辞掉供销社工作下海经商。“阳信县是全国畜牧大县,我们回民有做牛羊生意的传统优势,所以辞职后我从事了牛羊皮商贸,挣得了第一桶金。”随着生意扩大,张立又到河北辛集发展,辛集是中国北方著名的牛羊皮革集散地,他原来在哪里就有生意来往,所以在辛集成立了腾达皮革商贸有限公司。
“在外拼博一待就是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常年在外地,虽然生意不错,但总觉得心像浮萍。”2006年,得知阳信县鼓励外地老乡回家创业,他决定再回阳信发展。
“这是新型的毛纺设备,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是我们公司投了3000万自主研发的,首次实现了气流纺工艺应用到了羊毛中,可以说引发了毛纺行业的‘二次革命’。”在毛纺车间,张立边走边介绍。与一般毛纺设备只能纺羊绒纱线不同,金利源的新型机器既能纺羊绒,也能纺粗枝羊毛,实现了一机多用。一台机器每天可以纺11吨纱线,而老式机器一天只能纺200多公斤羊绒。公司拥有自主研发获得国家专利的设备生产流水线5条,国外进口设备16条生产线,其他先进设备220台(套)。
“国外只有比利时研发出气流纺羊毛机器,宁夏有家企业购买了,但发现并不实用。”张立说,在考察中,他的技术团队吸收了这台机器的先进技术,之后又经过一系列技术攻关,新型设备终于打破了气流纺在羊毛中根本无法应用的传言,“羊毛从2厘米—20厘米,这台机器都能纺,可谓是吃进的是羊毛,吐出的是黄金。”
如此一来,羊毛梳绒过程中剩下的粗羊毛有了更大的用处。原来仅能作垫料处理,一吨羊毛中的粗枝羊毛价值3000元,纺成纱线制成地毯就达到了5万元。
这些年来,张立和他的团队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第一位。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和研发,不断吸引相关技术人才,重金投入技术研发。“每年利润的50%用于固定资产投资,30%用于技术研发。”公司358名员工中,高级工程师就有16人,技术人员38人。目前,该公司已经成功研发了多种新型产品,其中纱线、异型纱等多种纱线已经取得国家专利7项,纺纱生产流水线已经取得了5项国家专利。
种养加工一条龙 绿色循环不相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立的循环经济可谓独树一帜:企业年产有机牧草20万吨、有机羊肉3万吨、羊绒2000吨,精纺纱线、异型纱线6000吨,羊绒被300万床,羊绒面料500万米、各式地毯(挂毯)80万平方米、有机生物肥20万吨。
“我们从产业链下游往上走,加工链强大必须有原料支撑。”张立说。金利源引进新西兰特拉斯代尔羊、考利代羊、非洲杜泊绵羊等优良种羊,改良杂交到第三代,繁育自己的品种,养殖基地存栏量达到2万只。“羊品质好,饲料很关键,我们流转了6000亩土地搞粮改饲,种了紫花苜蓿、墨西哥玉米草和全株青贮玉米。未来,我们准备建黄河三角洲最大的饲料生产基地。”日前,金利源的有机羊肉被人民大会堂看中,金利源正引进最先进的屠宰设备,把羊肉销售做大。
“公司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都能自主经营。”在张立看来,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相当于生产车间,包括新型有机牧草种植及推广、畜牧养殖及品种改良、无菌环保羊屠宰、羊绒、精纺纱线、异型纱线、羊绒面料、羊绒被、民族毯、地毯、挂毯、有机生物颗粒肥以及羊毛(绒)系列产品制造。尤其是他们与清华大学合作,利用生产过程产生的碎短毛、绒与洗毛产生的池泥等,添加其它有机成分,可以提取制造成有机叶面肥、生物肥等有机肥料,达到了零污染、零排放。
张立说,阳信东部以养牛为主,西部以养羊为中心,他计划把老家的养殖户集中到一起,实行‘公司+基地+科研中心+农户+合作社’的模式,产业链全部链接,项目全部完工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力争2017年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抢占制高点 去挣世界的钱
在新疆市场,张立的一款新型地毯非常畅销,绒高比传统地毯高2.5厘米,但价格相差无几。去年,金利源年生产地毯30万平,产品打进了迪拜和美国市场。
在国内,羊产业链条如此完善的企业还不多见:羊绒是掩在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因产量稀少、品质优良,被称为“软黄金”,金利源建成鲁北最大的羊绒面料生产基地,羊绒纺线制成的羊毛衫最贵的1.8万元一件,未来两三年计划将羊绒面料做成服装。去年10月,张立随李克强总理出访欧洲,签订了向欧洲企业供应羊绒面料的协议,羊绒被卖到了俄罗斯。
“公司计划在美国、阿联酋、迪拜、德国、意大利等地设立海外分公司。”张立表示,下一步,金利源将面对全球的消费者,实现产品辐射全球,每天24小时和全球任何客户沟通和对接。
正是由于金利源多年来不断改进产品工艺和提升产品品质,目前订单供不应求。
客户因为产品过硬的质量,离不开金利源;每到剪毛旺季,金利源也会以“保护价”把全年的原料都收购上来。谈及未来的发展,张立对记者说,现在公司技术日益成熟, 2015年至2107年要加大步伐,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外市场,要抢占世界羊绒“智”高点,去挣世界的钱。(翟成新 丁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