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黑龙江省伊春市某林业局一林场李某, 从南方购进三黄鸡2000 只,单层网上平养,前期饲养长势良好,在19 日龄时,鸡群出现死亡现象,有时死亡10 多只,病鸡出现腹泻、少数病鸡出现血痢,有的鸡出现胡萝卜色粪便。李某认为是球虫病,采用多种抗球虫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未见效,病情不断加剧,到就诊时,仍有病鸡500 多只,发病鸡占1/4,已死亡病鸡194 只,死亡率9.7%。
1.临床症状
2013 年8 月下旬, 购进的2000只三黄鸡在19日龄时发病。发病初期,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颈部羽毛逆立,鸡体消瘦,面部、皮肤颜色苍白、贫血、翅下垂。排水样稀便或饲料样粪便,严重者排深褐色和西红柿样粪便,有刺鼻难闻的气味,其中含有粘膜和血液并出现零星死亡。以后病鸡出现瘫痪,不愿走动,个别鸡尖叫,有的鸡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或向前冲或突然后退,也有的病鸡有头颈震颤。
2.剖检变化
共剖检5只病死鸡,主要病理变化在肠道,尤以空肠、回肠段最明显,小肠显著肿大,外观呈暗黑色,肠壁脆弱,一触即破。小肠特别是中段肠管扩张肿胀,肠壁增厚。从浆膜面可见到感染部位出现针尖大白色和红色病灶,有的为片状出血斑。肠内容物呈淡灰色、褐色、红色,有的小肠内有水样粪便,肠壁粘膜呈麸皮样。小肠有弹性似橡皮管,剪开时肠壁外翻,肠内积有橘红色胡萝卜样粪便。空肠和回肠充满气体,肠粘膜覆盖一层黄色或绿色的伪膜,有的易剥落,粘膜有出血斑点。肝脏肿大、充血呈红色,个别的存在坏死灶。脾脏肿胀、充血,少数鸡肾脏肿大。
3.细菌检查
3.1 涂片镜检取病变明显的小肠段粘膜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单个、多个排列和着色均匀的粗大杆菌。
3.2 细菌分离培养无菌操作取病死鸡的心、肝、脾和小肠病变粘膜病料,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以焦性没食子酸法作厌氧培养,37℃孵化24~48h 后观察。菌落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菌落边缘呈锯齿状或放射状,菌落隆起、光滑、淡灰色、湿润,周围见双重溶血。取同一病料接种到一管熟肉培养基上,37℃培养24~48h,可观察到熟肉培养基一致浑浊,大量产气,肉渣淡红色。
3.3 生化试验该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液化明胶,硝酸盐还原,石蕊牛乳,吲哚,发酵水杨苷不稳定。
4. 球虫检查
取病死鸡明显肠段病变,刮取肠粘膜,立即涂片,加甘油生理盐水溶液1~2 滴,并调和均匀,加盖玻片,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有成堆的球虫裂殖体、裂殖子和球虫卵囊。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可诊断该病为三黄鸡小肠球虫与坏死性肠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