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疾病防控
  • 禽病诊治
  • 鸡恶癖的综合防治措施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1-29  发布者:佚名  共阅555次

    鸡恶癖也称啄癖、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种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品种的鸡均能发生,尤以雏鸡、中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鸡发病率更高。恶癖鸡一旦出现,很快会蔓延整个鸡群,严重时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达50%。即使激发因素消失,恶癖在鸡群中往往也将持续,导致鸡受伤、残废、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 鸡恶癖的发生原因
        鸡群发生恶癖,有内因,也有诱因。内因主要是先天性的遗传因素,诱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对于内因所起的诱发作用。有人认为鸡恶癖是由于饲养管理失当、鸡栏狭窄、饲料中硫化物不足而引起;也有人认为是由于饲料中碱和钙不足、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以及密集饲养、缺少户外运动所引起。从现代兽医学的观点看,鸡恶癖是不完善的人为条件诱发鸡的先天性遗传因素而发生的一种应激综合征。引起鸡恶癖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日粮中营养成分不足,或各种营养物质比例失当 如日粮营养不全价,动物性蛋白质或某些氨基酸含量偏少,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青饲料或粗饲料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等。全价颗粒料比粉料、笼养比平养更易引起鸡恶癖。
        (1)蛋白质和氨基酸是鸡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以产蛋鸡为例,每天维持消耗需8 g蛋白质,每产一个蛋需15 g蛋白质,如产蛋率保持在70%时,则每只鸡每天所需的蛋白质不能少于18.5 g。一般认为,产蛋鸡日粮中粗蛋白质低于15%,中鸡低于14%,雏鸡低于19%;或产蛋鸡的日粮中蛋氨酸低于0.27%,中鸡低于0.25%,雏鸡低于 0.3%,均易诱发恶癖。此外,日粮中只有植物蛋白而没有动物蛋白,或者蛋氨酸数量足够,但忽略了各种氨基酸的平衡,也易诱发恶癖。
        (2)某种维生素缺乏或不足,可使鸡的生理机能失调、代谢紊乱。正常鸡饲料中至少要含有14种必需维生素,而且要比例适当,否则便会发生疾病。例如,鸡饲料中缺少VB1、VB2或VB12,可影响鸡体对蛋白质的正常吸收;缺少VB6则可使鸡体信息传递紊乱,甚至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
        (3)Ca、P等常量元素和Fe、Se等微量元素,是鸡体形成细胞、构成骨骼、维持肌肉和神经生理活动等必不可少的物质。例如,鸡对日粮中Ca 的吸收率为50%-60%,每只蛋约含钙2.2 g,因此,产蛋鸡每产1只蛋,至少需供给4 g Ca。一般认为,日粮中的Ca含量,产蛋鸡低于3%,中鸡低于0.6%,雏鸡低于0.9%;或日粮中钙磷比,产蛋鸡低于5:1,中鸡低于1.2:1,雏鸡低于1.3:1,均可诱发恶癖。另外,日粮中食盐低于0.3%;各种微量元素中有—种不足;或各种微量元素之间比例不当,也可诱发恶癖。
        (4)日粮中的粗纤维可促进肠管蠕动和消化、吸收。一般认为,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蛋鸡不应低于2.5%、高于4.5%,中鸡不应低于3%、高于5%,雏鸡不应低于3%、高于4%。
        1.2 养鸡环境不佳,饲养管理失当 (1)温度偏高,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浓度高,氨气扑鼻、刺眼;地面潮湿,鸡群感到闷热不舒适;阳光太强或光照太强,光照制度不合理;限制饲喂等,均可使鸡感到烦躁,诱发恶癖,影响产蛋率。(2)鸡识别同伴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组群偏大,笼养或平养密度过高,都会增加因彼此不熟而互啄的机会,常会发生剧烈的啄斗。(3)强弱混养,大小混养,或者在重新组群时把不同品种、不同日龄、不同羽色的鸡混养在—起。(4)产蛋箱内光线偏强,或产蛋箱不足,多鸡争窝,会增加啄肛的机会。收蛋不及时,特别是对薄壳蛋和软皮蛋收捡不及时,一旦被鸡踩破,让鸡啄食后也会很快诱发食蛋癖。(5)饲喂失宜。如饲喂时间不固定,饲喂量不够,饲喂时间不定,饲料质量低劣,发霉变质,饮水供给不足等。此外,饲槽不足,或者随意改变饲喂的次数和时间,鸡在争食过程中会以强凌弱,并在啄斗中形成恶癖。
        1.3 患有寄生虫病 有体内寄生虫病的鸡,排粪后常有虫体残留在肛门内外,此时,鸡因有痒感而自啄,或者其它鸡见到虫体后急促前来争食而把肛门啄破。有体外寄生虫病的鸡常自啄解痒,一旦出血便会迅即招来同群鸡只争啄。
        1.4 其它因素 (1)换羽因素。鸡换羽、雏鸡生出新毛芽时,皮肤发痒,自啄解痒时偶尔啄伤出血,也能招来同群鸡只争啄。(2)激素因素。即将开产鸡的血液中雌激素和孕酮增加,公鸡雄激素的增长,都是促使恶癖倾向增强的因素。(3)疾病未治,病鸡未隔离饲养。如:患有寄生虫、肠炎,换羽时皮肤发痒,以及未能及时把有外伤、啄伤、肛门裂、泄殖腔垂脱等病鸡隔离饲养。特别是没有把经常专门伺机啄食其它鸡的肛门、伤口等的鸡只隔离出来。(4)调整鸡群,确定群序。育成鸡和产蛋鸡在调整鸡群时,放入新鸡会破坏原来的安定格局,常发生争斗以重新确立群序,在确定从属关系前会出现互啄现象。
        2 鸡恶癖的常见类型
        2.1 啄肉癖 是最常见的一种恶癖,同群鸡只互相攻击,发生伤害甚至死亡后,一部分尸体即被攻击者吃掉。可发生在不同品种的鸡群,各种年龄的小鸡均可发生。如果在雏鸡中加以预防,在成年以前则很少发生。
        2.2 啄肛癖 啄食肛门及其下腹部,是最严重的一类恶癖,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损失的多是高产蛋鸡,诱因是过大的蛋排出时努责时间长而造成脱肛或撕裂。肛门一经被啄破,则群鸡争啄,直至肠道脱垂坠地,引起死亡。产卵鸡在交配后及鸡白痢时,肛门周围羽毛粘满白灰样粪块时,易引起啄食肛门。
        2.3 啄羽癖 多发生在发育中的幼雏换羽期以及产蛋鸡换羽期和盛产期,尤其是当年的高产新鸡最易发生,多与含硫氨基酸、硫和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表现啄羽、啄翅、啄尾或自啄、被啄、互啄。常使羽毛不全,皮肉暴露,产蛋量下降。有时啄得皮肉暴露出血后,发展为啄肉癖。
        2.4 啄趾癖 鸡相互啄食脚趾,引起出血或跛行,严重的可将脚趾啄断,幼鸡最容易发生。此外,啄冠、啄髯多见于公鸡间争斗,啄鳞癖多见于脚部被外寄生虫侵袭而发生病变的鸡等。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