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近几年,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我国肉鸡群中大面积流行,给养鸡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特点
本病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道中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另外,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也可经消化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病,营养不足、密度过高、舍温过低、天气突变、严寒、透风不良或应激等可诱发本病。
症状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日龄多集中在2-8周龄,本病典型的症状呈二相性,第一阶段有短时间(约1-4天)的轻微呼吸道症状,随后又有几天症状消失的“康复”阶段;第二阶段开始排灰白稀粪,后躯及泄殖腔周围常被粪便污染、病鸡食欲减退、渴欲增加、精神不振、羽毛粗乱、脱水、全身衰竭。病程12-20天,死亡率高达15%∼40%。
诊断
病鸡爪干瘦,鼻腔有黏液,喉头、气管及支气管黏膜水肿增厚,可见轻度出血,有的气管下1/3处有黏液堵塞。脱水严重,肌肉发绀,皮肤与肌肉不容易分离。肾脏高度肿胀、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变粗,内布满白色尿酸盐,俗称“花斑肾”,严重者在心包、肝脏、肠道表面有白色霜样物沉积。泄殖腔内布满白色石灰样稀粪;病程较长者,继发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感染,形成气管炎、肝周炎等败血症变化。
防治
用疫苗前必须把握本地疾病流行的病毒血清型,并使用与本地流行毒株抗原性一致的疫苗品系,这样才能到达免疫预防目的。
H120株、H52株、Ma5株、M41均属于马萨诸塞型毒株,H120、H52是我国引进的荷兰株,对流行的多数血清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并对一些鸡肾型病变株也有一定的交叉免疫,故成为养殖户使用最广的两个毒株;H120株疫苗毒力很弱,相当安全,可以用于1日龄以上育雏鸡和产蛋鸡;H52株毒力较强,主要用于60-120日龄鸡复免用;Ma5毒力相当于或低于H120株,便可以用于雏鸡也可以用于产蛋鸡;M41毒力较强,因和许多国家和地区分离出来的毒株与M41属同一血清型,所以M41被广泛地用于灭活苗的生产。
注意事项
活疫苗免疫最好采用滴鼻或点眼的免疫方法,这样有利于局部抗体的产生。免疫操纵时要留意,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在水中衰减快,疫苗稀释后必须在30分钟内滴完;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在水中迅速上浮,造成不均匀,使用时必须随时摇动。使用单苗或新支二联活疫苗免疫时,不要将两种疫苗混合在一起进行免疫接种,由于假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过量会干扰新城疫的免疫应答。假如采用单苗进行免疫,为了避免干扰作用一般应该在免疫新城疫后间隔1-2周或者采用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