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本病是由冠状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病和泌尿生殖道疾病。以气管音、支气管炎、咳嗽、打喷嚏为主要特征。产蛋母鸡主要引起产蛋量下降,雏鸡(尤其在3周龄内)发生肾型传支后表现为输卵管永久性损伤,出现“假母鸡”。
初期有轻微呼吸道症状,病鸡咳嗽、甩头、打喷嚏、叫声嘶哑、喘息、流鼻液等,有时呈一过性。精神沉郁,食欲降低,饮水增加,怕冷,羽毛松乱,爪干枯,翅下垂,机体消瘦,嗜睡,拉白色稀粪,最后脱水而死。排水样白色稀粪。发病后10-12天死亡达高峰。六周龄以下雏鸡发病死亡率 为5-25%,有时可高达60%,6周龄以上鸡发病死亡较少。病程为1-3周。
产蛋鸡发生IB的临床症状:产蛋量可明显下降25%,持续4-8周;孵化率下降7%。
鸡群有以“呼噜”为主的呼吸道症状,一般持续5~7天,同时,采食量下降约5%~20%,粪便变软或拉水样稀便,但2-7天后即可恢复。产畸形蛋、软壳蛋、粗壳蛋。颜色变浅,蛋白稀薄呈水样,蛋黄与蛋白分开。无继发感染的鸡群发病后死淘率无明显变化,恢复后有一部分鸡停产。新开产鸡产蛋量徘徊不前或上升缓慢,康复后达不到应有水平。
产蛋高峰期的鸡发病时,前一两天产蛋量出现波动,2-3天后迅速下降,一般下降20%~50%,康复后也达不到原来的产蛋水平。老龄鸡发病后,产蛋率迅速下降,回升很慢,回升幅度较小。产蛋恢复期小蛋、畸形蛋明显增多,也可能出现软皮蛋。异常蛋占总蛋量的5%~10%。采食和产蛋恢复情况因鸡群的健康状况及饲养管理情况差异很大。
病理剖检变化
1 肾型传支的剖检变化:肾肿大,变淡,表面见白色石灰样物,切面见尿酸盐沉积而呈花斑状(花斑肾),到后期肾脏常发生萎缩。尿管内充满尿酸盐,直肠膨大部充满石灰样稀粪。重症病例可见心,肝,腹,气囊有尿酸盐附着。泄殖腔条状充血,出血,附着有尿酸盐。气管,支气管等充血,出血,病、死鸡,见鼻道、气管、支气管内有浆液性和卡他性或干酪样,后期有渗出液,气囊混浊,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皮肤干涩,明显脱水,呼吸道内有浆液性渗出物。输卵管蓄积透明样液体,呈大小不等,单个或串珠状积液多的约5毫升,少的约0.5毫升。小鸡病愈后可成为假母鸡,不产蛋,产蛋高峰期拖后和无明显高峰,并伴随高峰前期死淘率增加。因输卵管囊肿,易继发大肠杆菌病。若在雏鸡期受IBV侵害,则到性成熟时输卵管的长度不及正常的一半。偶见法氏囊充血,出血,其中积有黄色果酱样物。
2 产蛋鸡发生IB的剖检变化
本病无特征性肉眼变化,发病初期气管内有粘液,有时可见支气管有充血、出血,肠道有卡他性炎症。产蛋鸡卵泡充血、出血或变形,输卵管水肿。产蛋恢复后,个别鸡输卵管充血、水肿,卵巢萎缩。
预防和控制
1 具有IB问题的鸡场,请注意下列各项问题的改进:
IB疫苗首免是否太迟。IB疫苗首免是否用多价苗,是否为假冒、复制品,过期,失效。Lasota+H是否有相互干扰。免疫方法是否正确。2次免疫间隔是否太近。有否用灭活疫苗。饲养管理中是否有冷应激。
2 预防应注意的问题:早期免疫,越早越好。正确保存和使用疫苗。多次免疫,间隔时间不能太长。每次免疫应增加反应。免疫程序应含有不同血清型疫苗。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防治方法。在许多有IB问题的鸡场,一旦把IB的首免提前到1日龄时,现场IB的控制可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疫苗的免疫接种可预防相应病型IB的发生。IB的免疫接种程序:首免于1周龄内,二免以4周龄时,9-10周龄时三免,15~17周龄时再进行四免。大部分新发现的血清型号与MASS和COMN有良好的交叉保护作用,所以应选用MASS和COMN混合株的冻干苗进行免疫,特别是鸡的生长前期在用活的单ND和IB免疫时,为避免二者之间的干扰,应先用ND免疫过后7天再进行传支免疫。采用当地的分离株制成灭活苗免疫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最好有活疫苗的启动免疫。
3 早期感染IBV的对策:
全群淘汰,18日龄前感染IB的雏鸡群应集中销毁。鉴别产蛋鸡与非蛋鸡方法:逐笼记数法、观察法、病鸡剖解。
治疗
1 加强饲养管理,如在育雏舍内可提高温度1-2℃,减少应激,防止密度过大和贼风侵袭。
2 做好免疫接种。
3 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添加玉米粉30-50%连用5-7天。
4 药物治疗:IB卵黄抗体因血清型众多使得在临床治疗中效果并非确切。通过药物对比治疗实验表明注射黄芪多糖比注射干扰素和卵黄抗体都好。较有效的治疗方案有:治疗第一天肌注一次黄芪多糖注射液1.5-2ml/kg.w,严重病例可在治疗第二天再注一次;抗菌素+抗病毒中西药(黄芪多糖 )+倍量营养类(尤其是维生素A)饮水4-5天;肾肿解毒药饮水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