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疾病防控
  • 禽病诊治
  • 散养鸡痘的诊断与防治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4-02  发布者:佚名  共阅714次

        对于圈养绵羊应加强饲养,防止传染病爆发,除了常规免疫注射以外,还应该注意采取如下几项措施:对于新购和补进的外地羊进行圈养时,首先要隔离观察,严格检疫。新引进的羊群决不能和原有羊群混养,需隔离观察1 个月以上,详细观察无病后方可混合一起饲养。对现有的羊群每天都要仔细观察羊的个体情况,有病羊出现时,可以视为疑似传染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对症治疗,并将羊群的圈舍及周围环境、用具、饲槽、地面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分别使用来苏水、生石灰等药品进行消毒。对圈舍的粪便要及时清理,集中堆放,统一规划,集中发酵处理,严禁蝇蛆爬飞,污染环境。圈舍至少3 d 就应消毒1 次。饮用水槽最好远离圈舍,防止水源污染。圈舍和羊场入口处要经常保持有消毒药品,对外来人员必须消毒后方可入内。工作人员要穿专门消毒过的衣服饲养管理圈舍羊。一般情况下,圈肉羊最好不和外人和其它动物进行接触。如需接触,必须经专业人员给外来人严格消毒以后方可入内。

         定期在春、夏、秋季对圈舍集中喷雾消毒,永葆圈舍周围环境清新、洁净。鸡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鸡传染病,可分为皮肤型鸡痘和黏膜型鸡痘两种类型,部分患鸡会出现两者的混合感染。皮肤型鸡痘其痘疹主要发生在患鸡的无毛或少毛皮肤上,而黏膜型鸡痘则发生于患鸡的口腔、咽部黏膜和眼睑部。本病由鸡痘病毒所引发,由于对防疫不够重视和疫苗防疫种类欠缺,农村散养鸡极易发生鸡痘病,给农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首先分析了散养鸡痘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然后以近期接诊的一例鸡痘为例,对散养鸡痘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散养鸡痘一开始通常为个别发病,之后患鸡日渐增多并出现死亡现象。患鸡通常有萎靡不振、呆立、缩头闭眼、食欲减退或废绝、眼泪较多、眼结膜发炎、眼角有脓性物渗出等临床症状,部分病情严重的患鸡会出现上下眼睑粘连、眼睑肿胀等现象,极少数患鸡眼结膜浑浊,甚至因失明而无法正常采食。有的患鸡频频张嘴,试图咳出喉头处的阻塞物;有的患鸡呼吸时有较明显杂音,晚上安静时尤甚,仔细检查其口腔可见其喉头处有假膜阻塞。另外,出现鸡痘的患鸡其鸡爪、鸡冠、眼睑及肉髯上有绿豆大小且数量不等的呈破溃状态或已结痂的痘疹。一般情况下,皮肤型患鸡无生命危险,而眼型、喉型和混合型患鸡的死亡率较高。痘疹出现于口腔和咽喉等部位时为黄白色小结节,之后可发展为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导致患鸡采食和饮水困难,部分患鸡可因营养或呼吸衰竭而死亡。2. 病例分析
    2.1 主诉及临床症状
        本地某农户共饲养蛋鸡20 只,近期有个别鸡出现呼吸道症状,鸡冠有痘状硬块,呈灰白色,食量下降,产蛋减少,每日死亡一只,农户遂前来就诊。其临床症状如下:鸡采食量下降,粪稀呈黄色。个别鸡的鸡冠、脚部、喙边缘有干燥黄豆大小隆起,单眼流泪且肿胀,有明显的喘气、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2.2 剖检与诊断
        剖检可见患鸡的口腔及喉部黏膜处有黄色假膜,肠壁内有粥样内容物且明显水肿,眼睑处可见黄色干酪物,肾脏稍显肿大,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病变。可结合患鸡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对鸡痘作出初步诊断。

    2.3 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①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保持环境卫生、清洁,交替使用稀戊二醛溶液和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1 次/d。②皮肤型鸡痘使用2%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创面,然后将大蒜捣成泥状涂抹患面或使用龙胆紫溶液进行清洗,清除之后使用碘酊涂擦患面;眼型鸡痘首先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消毒,之后滴入氯霉素眼药水。③以4 倍量在翼膜下接种鸡痘活疫苗,接种后密切观察其是否有免疫反应。④患鸡喉头处如出现假膜或呼吸困难,可使用小镊子将其剥离,同时使用碘甘油在口腔内涂擦并喷入消炎药物,促使其早日恢复。

    2.4 回访情况
        经治疗5 d 后回访,病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食量开始上升。为提高产蛋量,笔者建议农户使用二氢嘧啶预混剂拌料。

     3. 总结
        鸡痘的传播媒介有蚊子和野鸟,其主要传播渠道为接触传播。鸡痘病毒对环境的适应力和抵抗力较强,其在干燥的痂皮中可存活数年以上,在长时间阳光照射下也无法被灭活。为降低鸡痘的发生率,可采取措施改善鸡群的养殖环境,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鸡舍应加强通风换气,同时还要严格消毒,平时勤打扫,保持环境清洁;应将鸡舍周围的杂草清除干净,填平臭水沟,防止滋生苍蝇、蚊子等吸血昆虫;可在鸡舍上安装纱窗、门窗,避免蚊子、苍蝇、野鸟等动物进入其中。

        实践证实,免疫接种是预防鸡痘的最理想方法。接种时应拟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鸡痘疫苗接种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其中鸡痘鹌鹑化弱毒苗是目前使用较多的鸡痘疫苗,可于翼膜下刺种,接种2 d 左右仔细观察鸡群的刺种部位是否有结痂、红肿等免疫反应,如未发生任何反应则表明免疫接种失败,应重新进行免疫。此外,还应重视药物预防的作用,尽量降低混合感染的发生率,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日常保健时可选用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的广谱抗病毒中药,以提高鸡的抗病毒能力。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