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1.球虫病的特点:是分布广泛的一种原虫病。家畜、野兽、禽类、爬虫类、两栖类、鱼类和某些昆虫都有球虫寄生。饲养管理不善和卫生条件差、阴雨潮湿是主要诱因。卵囊的抵抗力非常强,在土壤中可保持活力达4-9个月,在有树荫的运动场上可保持生活力达15-18个月。温暖潮湿的地区最有利于卵囊的发育,鲁中地区每年的7-9月份是球虫病的高发季节。10天之内的小的家禽很少感染,15-45日龄是高发期,成年家禽多表现带虫免疫状态。
2.球虫病的危害:破坏肠道黏膜、出血、影响消化吸收、影响生长发育和增重、产生免疫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到新城疫、传支和法氏囊病的免疫效果,导致养殖失败。
3.球虫病的分类:①按照病原的不同分类主要有:柔嫩、巨型、堆型、毒害等球虫病。②按照部位不同主要有小肠球虫、盲肠球虫和混合感染(同一病例既有小肠球虫又有盲肠球虫)等。③按照病程不同分为:急性死亡(往往伴随着便血和肛门外翻)和慢性不长(剖检可见小肠变细、肠壁增厚)。
消毒对球虫病的控制效果:球虫卵囊对热的抵抗力不强,沸水和热的蒸汽很容易将其灭活和杀死;3-5%的热的火碱水、双链季氨盐类消毒剂也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其它消毒药对球虫的杀灭作用较弱,在冷的环境中用凉水消毒只是走过场、意义不大。
鉴别诊断:盲肠球虫要注意与盲肠肝炎(组织滴虫)相区别,前者盲肠内有血便、鲜血或凝固的血液,后者盲肠内往往有红白相间的同心圆状的干酪样栓子,同时在肝脏上往往具有中间凹陷的泛绿色的扣状坏死灶。另外鸡的白痢沙门氏菌病在严重感染时盲肠内往往会有白色干酪样栓子形成。小肠球虫要与坏死性肠炎相区别,除了肠道类似的表现外,坏死性肠炎往往在肝脏上会发现白色不规则的坏死灶、局部小肠的坏死和鼓气等。
抗球虫药物:1.天然离子载体类抗生素:马杜拉霉素、盐霉素、海南霉素钠等(混饲);2.化学合成药:约有14个类别,几十种药物---磺胺类(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恶啉钠等)、地克珠利、妥曲珠利、氨丙啉(饮水);球痢灵、氯苯胍、呋喃唑酮、常山酮、磺胺六甲氧嘧啶、地克珠利等(混饲)。
预防:1.执行有效的消毒程序,彻底消灭掉所有的卵囊。2.实行全进全出制,搞好隔离工作,禁止人员、车辆、工具用具的接触,切断传播途径。3.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充足的维生素饲料,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麸皮中含有促进球虫发育的物质,在球虫病爆发时,要限制日粮中的麸皮含量;碳酸钙(贝壳类)也具有促进球虫发育的作用,应当少用,在球虫高发季节可考虑用磷酸氢钙替代贝壳粉。
治疗:按照第五部分所介绍的药物进行有效的控制是球虫病控制的主要措施。常用的药物有灭球灵、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恶啉钠、痢特灵等。在治疗球虫病时要按照不同药物的特点确保剂量和疗程充足,疗程至少是3天、也有3-5天、7天不等,抗球虫药物很多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一定不要重复用药和超剂量用药。球虫的生长发育需要维生素,所以在治疗球虫病时要尽量减少维生素的用量,为了防止肠道出血和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可适当添加维生素K和维生素A。在球虫病治疗期间要及时更换垫料和注意经常禽舍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