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保育是哺乳仔猪由断奶顺利过渡到补料的重要饲养阶段,搞好仔猪保育是提高生猪育成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提高仔猪的保育技术?接下来就来看看
兴旺动物药业为您带来的分析:
规模养猪场推广应用仔猪保育综合保健技术则显得的尤为重要。兴旺专家们在长期的接诊中,对于仔猪保育技术进行了多次有益探索,也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规模养猪场在配备保温产房、育仔舍、产仔床、保育栏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在生产实践中,从仔猪断奶转入到保育栏的饲养阶段,可采取仔猪保育综合保健技术。
1、断奶留养,同窝保育
哺乳仔猪18~20日龄时,随着母猪泌乳量和乳汁质量的下降,就应当及时断奶并转入保育阶段。断奶时,应首先把母猪赶下产仔床,将仔猪原栏留养1~2天,以减少转栏时的离母、寂寞和环境应激。断奶仔猪转入保育栏后,最好同窝仔猪转入同一保育栏,不要合群补栏,以防仔猪大欺小、强欺弱和互相追咬等现象的发生。
2、及时补料,搞好保健
哺乳仔猪10日龄时即可开食诱饲,以激活胃内胶源蛋白和各种酶剂,增加胃内容积。断奶仔猪转入保育栏(高床仔猪保育栏)3~5天后,利用仔猪进入旺食的时机,在保育阶段,及时加入肠肽金1号(主要成分寡聚糖、芽孢杆菌),采取少喂勤添的饲喂方式,少吃多餐,日喂7~5次,促使仔猪健康生长发育。
3、强化免疫,搞好预防
仔猪转入保育栏后的第2~3天(即仔猪21~23日龄时)给仔猪肌注猪瘟疫苗,然后于26~28日龄时,肌注猪巴氏杆菌、猪丹毒二联疫苗,35日龄时肌注仔猪副伤寒疫苗。注射疫苗时应选择晴朗的天气,且在食后2h进行,在注射疫苗期间应供给仔猪电解质+维生素C+白糖水溶液,以免仔猪发生注射应激和疫苗反应。与此同时要适时搞好定期预防性驱虫和去势工作。
4、调节猪舍温度,保持通风良好
仔猪转入保育栏后,仔猪卧场要铺设一定范围的垫板,防止仔猪就栏随卧,引起腹泻和咳喘等疫病。猪舍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上,随着日龄的增长,适时调节猪舍温度,每周减少2~3℃。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冬季要搞好防寒保温。同时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给保育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生活环境。
5、搞好环境消毒,控制疫病发生
仔猪转入保育栏前,对保育舍、保育栏,采用熏蒸和喷洒等消毒方法。对于保育舍的粪污、饲具、保育栏及垫板等物体进行强化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并经1~3天通风清舍,清除异味。再将仔猪转入保育栏。
对于面积较大、保育栏设置较多的保育舍可根据情况,采用双效季胺盐、腆类等异味较小的消毒药进行刷试消毒,在以后的保育过程中,每周消毒1~2次。及时做好预防病毒的作用,这样可以增加小猪仔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