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饲养管理
  • 养禽技术
  • 养禽场生物安全综合防治措施探讨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7-02  发布者:佚名  共阅889次

    1基础性生物安全

    基础性生物安全就是养禽场的选址安全,即选择一个远离人口居住区,水源安全,无污染的区域,给家禽提供一个天然的隔离屏障,是做好家禽养殖的首要条件。

    1.1地势

    养禽场要选择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便于防疫的地方。

    1.2水源

    选择地下水源无污染区。

    1.3周围环境

    养禽场要远离城镇,最好在其周围3km内无人居住、无禽畜屠宰场和其它养殖场等污染区。场区距离交通要道500m以上。

    2结构性生物安全

    环境控制技术在养禽业已经得到规模客户的广泛应用,如湿帘通风降温设施、自动喂料、自动清粪设备、自动拣蛋设备、纵向通风设备、热风炉、鸡粪处理技术、饲料微生物制剂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鸡舍内环境,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同时在鸡场的选址和建设方面按照生物安全要求,一定程度地改善了鸡场的外环境,但在大量的养殖户中没有形成明显的生物安全意识,导致养殖集中区的疾病控制存在很大问题[1,2]。结构生物安全对于解决当前在我国大的养殖状况下因严重污染导致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有着明显的作用。

    结构生物安全指场内的合理规划与布局。

    2.1结构生物安全建设要求

    2.1.1厂区结构

    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离;鸡场大门口、鸡舍入口设置消毒池和紫外线灯。生活区与生产区之间建有消毒池,生活区入口设置洗澡间和消毒池。

    2.1.2生产区结构

    脏道与净道的分离且单向化,净道专门用于运输疫苗、饲料、产品;脏道专门用于运送鸡粪、病死鸡、淘汰鸡和其他杂物;整个鸡场周围有围墙和防疫沟(明沟);鸡舍之间间距在20~25m;鸡舍之间无杂草,鸡场内道路净化;鸡舍外的排水沟设计水泥明沟;鸡场下风(最好远离鸡舍5m以上)处设置无害化死鸡焚烧炉;鸡粪场设置在鸡场外的500m以上。

    2.2鸡舍建设要求

    2.2.1设备要求

    自动喂料、自动清粪、湿帘降温(夏季降温系统)、鸡舍供暖系统、减少人员饲料的接触,降低饲料污染。

    2.2.2鸡舍高度

    鸡舍高度在4.5m以上,保证鸡舍内空间足够大,改善内环境。

    2.2.3鸡舍保温

    鸡舍墙体采用外墙保温,鸡舍顶采取彩钢板板不锈钢板中间加厚隔热层,利于保温与消毒。

    2.2.4鸡舍分布

    育雏舍设置在整个鸡场生产区的上风口,与育成产蛋舍分开独立设计。设置化验室或解剖室,位置在下风口。

    2.2.5工具要求

    各鸡舍配置专用的工具用具不串舍。

    2.2.6防鸟、防鼠

    只有鸡场内设计达到合理生态养殖布局要求,只有在鸡群提高良好的生活环境,只有减少或杜绝人与鸡的接触,只有杜绝鸡场内车辆、器具混用,才能给鸡群高产稳产创造良好基础。

    3运作生物安全

    指日常饲养管理、防疫消毒、隔离等综合措施。

    3.1日常饲养管理

    3.1.1进雏的生物安全要求

    引进具备良好生产、孵化、符合生物安全条件的品牌种禽企业的产品;无沙门氏菌、伤寒、副伤寒;无特定病原场家的雏鸡;接雏后的雏鸡纸箱作焚烧处理;雏鸡进场后隔离饲养20d,其间内喂养雏鸡的人员不要进入育成,产蛋鸡舍;认真做好进雏后的各项纪录(引种厂家、品种、时间、温度、湿度、日饲喂量、日死淘、使用疫苗厂家及防疫方法、断喙反应等)档案。

    3.1.2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

    建立一个鸡场只饲养同一日龄的鸡,淘鸡后空舍2个月,以便鸡场净化彻底;饲养人员最好采取全封闭式的管理,如开放式管理,饲养人员每次进场需加强换衣、洗澡和消毒程序。

    3.1.3饲料生物安全

    常见的导致饲料方面问题主要来源于饲料原料霉菌污染;无法对每批饲料原料营养化验调配配方,导致理论数据与实际应用的较大差异等。

    运用自配料要见建立饲料原料检测手段:对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石粉等原料的外观检测和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手段;建立对每批饲料原料进行霉变检测和识别;建立电脑饲料配方程序对不同饲养阶段营养特征及饲料原料的营养含量科学配比、坚持对每批原料先化验后调整配方的原则进行;建立饲料加工过程中对每种饲料原料准确称量、科学混合的原则;坚持每天早晨喂料前对饲槽清扫、消毒处理;饲料中长期添加足够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严格控制鸡舍中的苍蝇、蛆,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添加剂[3]。

    3.1.4饮水生物安全

    大量养殖户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存在水管长期不清洗、没有使用不透过乳头饮水器,湿水管内存留大量的水垢、杂质、有机质污染物、藻类微生物、饮水预防、治疗用药残留物,导致饮水免疫时的疫苗效力下降或免疫失败、饮水预防及治疗效果差,致使鸡群饮用水长期污染,鸡群出于亚健康状态。

    水源易受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污染。要求鸡场周围水源不受污染,保持鸡场干净、卫生对保障鸡群的饮水卫生、鸡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源无污染,最好使用深井水直接进入鸡舍。水管最好使用不透光的PVC水管。注意水管卫生,坚持水管、饮水器每天清洗或冲洗一次。每次饮水免疫或预防用药后进行冲洗,以保证饮水的干净、安全、无污染。

    3.1.5粪便处理安全

    鸡舍的粪便当日清除,当日运到指定的粪便处理场,保证鸡舍内有良好的空气环境;固定专人、专车、专用通道,严禁饲养人员与粪场、清粪人员互相感染,严格控制鸡粪造成的污染。

    3.1.6病死鸡处理

    每天下午由场内指定的专门人员收取各个鸡舍的病鸡、死鸡、淘汰鸡,集中焚烧处理。

    3.1.7夏季降温

    使用湿帘并加强通风,保证鸡舍温度不超过30℃,给鸡群提供良好的温度环境,降低热应激。

    3.1.8冬季通风系统

    鸡舍设置冬季通风小窗[4],保证鸡群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有效降低鸡群的冷应激。通过以上措施保证鸡群在整个饲养阶段处于“生物安全模式”状态。

    3.2防疫消毒

    鸡一旦发病,必然带来较大的损失而且影响该批鸡以后的生产性能,树立防重于治的科学防疫理念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卫生消毒时减少或降低病原微生物最有效途径,预防保健用药可保证鸡体长期处于健康、安全的生活状态;疫苗预防则是防止疾病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建立科学消毒、预防用药原则是养好鸡的关键。疾病预防投入较为科学的费用比例为:兽药10%、疫苗30%、消毒用药60%是合理的、成功的饲养者[5]。

    3.2.1建立卫生消毒生物安全常规理念

    养殖户在消毒时经常犯的错误是:平时消毒没有对鸡舍内的鸡粪、饲槽、水线、固定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扫和擦洗,导致每次消毒效果很差,当鸡舍存在有机质(粪便、饲料、尘土)的时候,消毒是没有效果的。

    建立场内人员外出、进场消毒管理制度;建立进出生产区消毒、清洗、鸡舍专用鞋制度;建立饲养人员及养殖用具不串舍的制度;粪便是鸡场最大的污染源之一,拉粪车有到处拉粪且经常不消毒的习惯,重视对拉粪车的隔离消毒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外来人员兽医、饲料销售人员的隔离消毒;建立每次转群、淘鸡后空舍2个月,进行彻底清扫、消毒,以使环境彻底净化;建立每次防疫后的剩余疫苗、瓶及相关用具的消毒、焚烧处理制度,防止苗毒污染。

    3.2.2预防用药的生物安全理念

    近年来,疾病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复杂,已经成为蛋鸡养殖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养殖户们只是很重视,但不知如何正确用药,导致病原的抗药能力越来越强,发生变异。定期对鸡群进行防呼吸道病、消化道病、生殖系统疾病预防用药,最好使用中药制剂以降低对鸡群的应激。

    3.2.3疫苗免疫的生物安全

    据调查,近年来疾病的复杂化、难治愈、疾病反复发作与疫苗保存、运输、免疫程序不当、点苗操作不当、剩余疫苗及点苗用具的污染、盲目免疫导致鸡群抗体下降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结果导致鸡场小环境和整个大环境严重污染,使细菌、病毒耐药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而致。科学的免疫程序、各种疫苗毒力强弱特性及使用时效、特别是疫苗的低温保存、恒温运输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具体注意以下问题:

    3.2.3.1疫苗的保存、运输

    保存:疫苗的保存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标注的温度保存,重点防止因断电,经常开关冰箱使疫苗解冻-再冻-再解冻-再冻得情况发生。

    运输:疫苗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因其保存转置的简陋而发生疫苗解冻导致失效的情况,往往造成疫苗效价不好导致免疫失败的情况,故需要特别重视运输环节问题。

    3.2.3.2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当地疫情发展状况,制定适合于自己鸡场合理的免疫程序。

    4结论

    要做好鸡场的生物安全建设,要求制定一系列的生物安全制度,包括鸡场环境控制和设施建议、检疫与隔离、加强消毒净化环境、加强饲料的管理、无害化处理、实施群体预防、防止应激、免疫接种、做好灭蚊蝇、灭鼠和防野鸟措施等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消毒、净化环境和严格的隔离制度的实施。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