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一、精喂雏鹅
出壳后1天的雏鹅,用切细的鲜嫩菜叶放手中诱食,再用小盆盛水,调节饮水。饲喂时,将瓜菜叶(或饲料)分次均,每隔2小时饲喂一次。从第3天起,改用料槽喂料,目喂5次,最后一次安排在晚上10点左右。6~10日龄,日喂6—8次,其中晚上喂两次。
二、控制湿度
夏季鹅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0%。如相对湿度大于75%,则雏鹅关节炎病会增多。夏季日夜都要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三、降低密度
夏季鹅群密度不宜过大,肉用鹅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6只为宜,以防因拥挤而造成中暑。
四、降温防暑
鹅舍温度不宜超过26℃,保持通风透气,在地面擞l厘米厚的细沙。舍外活动场地搭凉棚遮阳。天气炎热时,向鹅舍周围地面上喷洒凉水降温,并用凉水往鹅身上喷细雾。
五、圈牧结合
雏鹅出壳后要精心饲养、细心照料,从第10日起开始放牧,并逐渐延长放牧时间。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充分利用夏季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选择草质好、草量足的地方放牧,其余时间则圈养,适当补饲糠麸、稻谷、玉米等精料。
六、防疫灭病
1.刚出壳的雏鹅,每只肌肉注射抗血清疫苗0.02%毫升,预防鹅瘟。30日龄左右时,每只肌注禽霍乱菌苗1.5毫升。饲养用具每隔3~5天用5%鲜石灰水消毒一次。鹅舍和活动场地每隔7~10天用l%漂白粉溶液消毒一次。
2.夏季常发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1)风湿症。把鹅掌叉剪开,挤出污血,再把鹅掌泡在人尿中浸2~3分钟即可治愈。
(2)痢疾。将辣椒粉、生姜适量放入锅内炒一下,再拌入米糠再炒,炒熟晾凉后喂鹅,鹅连吃2天即愈。
(3)痧病。应及时在病鹅两腿内侧找出一对红筋,用细针把鼓起来的红筋刺破,将里面的血液放出一些,约40分钟后病鹅就会好起来。
七、安全管理
在规模养鹅过程中,若因为环境条件差,饲养管理不科学,卫生、防疫、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使鹅群机体抗病力下降,感染疾病,即可引起病伤死亡,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开始养鹅之前必须先学习一些关于科学养鹅的知识,尽力给鹅群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并按照科学养鹅规程,进行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灭病工作,拟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以确保鹅群安全和正常生长发育,充分发挥鹅的生产潜能,从而获得较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