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鹅是草食家禽,耐粗饲,疾病少,易管理,生长快,养殖成本低,效益好.因此已成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首选项目。雏鹅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从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以及养鹅的经济效益。笔者现将雏鹅的育雏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归纳总结。
1鹅苗的选择
首先挑选健壮的鹅苗,健康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腿部粗壮有力,腹部松软,大小合适,活泼.眼睛有神。
2清扫消毒
育雏前应该对舍内及周围进行清扫、消毒工作。育雏所需要的圈栏板、食槽、水盆等要清洗干净,用2%的火碱溶液进行消毒。
3保暖
雏鹅进舍前做好保暖工作,让舍内的温度达到雏鹅所需要的温度。雏鹅第l星期舍内适宜温度为30~28。C,以后每周下降2。C,至16。(2为止。保证舍内光线充分,看是否有漏风之处。避免贼风,门口设有消毒槽。
4补充维生素
雏鹅进舍后要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和葡萄糖,以缓解长途运输以及环境的改变所产生的应激。
5适时开食
一般是在出壳后24.36h内开食。开食的精料多为细小的谷实类.常用的是碎米和小米,经清水浸泡2小时,喂前沥干水。开食的青料要求新鲜易消化,如果是青料以幼嫩多汁的为好。青料喂前要剔除黄叶、烂叶和泥土,去除粗硬的叶脉、茎秆,并切成1—2mm宽的细丝状。饲喂时把事先加工好的青料放在手上晃动,并切成均匀的撒在草席或塑料布上,引诱雏鹅采食。
6保持密度
及时分群控制好鹅群的密度,密度大容易扎堆、挤压造成死亡。饲养密度小浪费空间。每平方米面积养雏鹅数为:1~5日龄25只。6~10日龄20~15只,1l一15日龄15~12只,15日龄以后为10~8只。每群以100~150只为宜。
7做好日常管理
一定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青饲料要新鲜卫生,以水要清洁,场地要勤扫,垫料要勤换勤晒,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8做好药物预防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每片(50万单位)拌料5009,日喂2次.可防止一般的细菌性疾病。添加钙粉可防止骨软症。发现少数雏鹅拉稀,可使用硫酸庆大霉素片剂或针剂,121服或注射。每只1.5万~2.5万单位,每日2次。如果发现鹅患禽流行性感冒及时治疗,用青霉素3万一5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5天。
9做好日常防疫工作
雏鹅在1。7日龄时接种小鹅瘟疫苗。鹅禽流感灭活苗免疫:如果当地无此疫情,可在10—15日龄时分别用油乳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如果当地有疫情,应在5-7日龄时选用灭活苗免疫,每羽注射0.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