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甘谷畜牧业发展模式介绍
    来源:  发布日期:2011-07-04  发布者:晓天  共阅1079次
    “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市场”,是甘谷县畜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没有现代畜牧业做支撑的农业是不完善的现代化农业。”甘谷县副县长徐忠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甘谷县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以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发展规模养殖,扶持龙头企业,使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县牧业产值已达4.4亿元。”

      历史上,甘谷畜牧业就很发达,这里曾森林繁茂,水美草丰,为秦非子牧马之地,汉设流马苑,唐宋开大茶马市。包产到户之前,畜牧业处于副业地位,“养畜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钱”是畜牧业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完善,甘谷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逐步形成规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全县畜牧业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由家庭副业到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转变。甘谷县作为全省优质瘦肉型猪重点县、养鸡重点县和全市瘦肉型猪基地县享誉陇上。

      近年来,甘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提出了“集中搞养殖”和“全力提升养殖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猪、鸡产业,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着力打造陇上养殖大县”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先后出台了《甘谷县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甘谷县猪产业富民强县工程实施意见》、《甘谷县扶持发展畜牧业优惠政策》、《甘谷县畜牧业产业化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采取以农户投入为主体、项目整合为补充、政府扶持为引导的投资机制,每年预算安排养殖小区建设扶持资金2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500万元,争取妇女发展养殖业小额贷款1500万元,协调养殖贷款1000万元,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畜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富民强县为己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战斗在养殖第一线。通过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养殖、扶持龙头企业、推广先进科技、创建名牌产品、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强化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道路,全力构建“以渭阳标准化养殖示范园为中心,以渭河沿岸、散渡河沿岸和清溪河沿岸为主线,在东北片发展猪产业,西北片发展鸡产业,南山片发展牛羊产业”的畜牧业“一园、两带、三片”养殖经济圈,全面促进甘谷畜牧业的蓬勃发展。

      全县畜禽年饲养量达到320万头(只),年均增长率达到11.7%。其中:猪年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年递增率达到9.6%;鸡年饲养量达到200万只,年递增率达到5%。肉、蛋、奶产量相应增长,年递增率分别达到6.5%、5.2%、10%。全县牧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坚持由县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提供扶持引导,由乡镇政府在水、电、路和养殖用地方面进行协调,由县畜牧兽医局在选址、规划、建设、投产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由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建设原则,按照国家和甘肃省地方标准,科学选择用地,统一建设标准,加强档案、记录等软件建设,大力推行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标准化改造,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全县建成规模养殖场120家,今年新建金山乡永兴万头猪场、磐安镇甄家庄万头猪场、新兴镇三合千头奶牛场、新兴镇蔡家寺千只羊场、新兴康源兔场等规模养殖场9个;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71个,当年新增八里湾张家庄养猪小区、谢家湾乡张家沟养殖小区等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这些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建成投产,有效提高了全县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

      龙头企业和农合组织稳步发展。全县规模养殖户达到14800户,年均增加330户;养殖专业村达到99个。以甘谷县丰裕养殖公司、甘谷县弘宇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甘谷县力源乳业公司、甘谷县金缘饲料厂为代表的畜牧龙头企业达到11家;以兴冀养殖专业合作社、联谊养殖合作社、福庆养殖协会为典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8个。康润定点屠宰场建成生猪、家禽屠宰线两条,投入运营;丰裕公司万头猪场建设标准化猪舍2万多平方米,年出栏肉猪2万头,被农业部定名为国家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弘宇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建成标准化猪舍23栋1.2万平方米,年出栏肉猪1万头;力源乳业公司7000吨新鲜乳饮料加工线即将投入生产。全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畜牧产业化格局进一步稳固提升。

      在养殖小区和畜牧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县以大像山、新兴、大庄、西坪、礼辛、金山等乡镇养猪户为骨干的瘦肉型商品猪基地,以六峰、大像山、安远、新兴等乡镇养鸡户为骨干的禽蛋基地,和以渭北山区和渭南浅山区为重点,以谢家湾、安远、金山、白家湾等种草大乡为主体的草业基地初具规模。基地内,生猪年饲养量70万头,年出栏商品猪38万头;蛋鸡年饲养量60万只,年产鲜蛋1万吨;全县种草留床面积达到18万亩,建设青贮池容积1万立方米,草食畜达到17.58万头匹。全县畜禽规模饲养量达到250万头(只),占全县畜禽总饲养量的75%以上。

      科技兴牧效益显著提高,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畜牧兽医新技术得到普及推广。年引进良种畜禽10万头(只),推广良种畜禽50万头(只);年授配母猪2.3万头,改良黄牛4000头以上。全县畜禽品种改良率平均达到89%以上。畜禽良种、配合饲料、暖棚养畜、青贮氨化饲料、人工授精、规范化畜舍、程序免疫、标准化饲养等科学技术在养殖生产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畜牧业科技含量不断加大。

      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逐年加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得到保障。坚持实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责任制,由县政府牵头,县、乡、村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层层签订责任书;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动物防疫经费30万元,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报酬1300元。业务部门实行“局长包片、干部包乡、技术人员包场(小区)、乡镇兽医站包村、村级防疫员包户”的五包责任制,抽调干部深入养殖一线,开展防疫培训,进行防疫指导,加强动物检疫监督和饲料兽药市场监管,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畜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暖棚养殖项目、标准化养殖场改建项目、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等畜牧项目落户甘谷,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户的养殖热情。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给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勤劳智慧的甘谷人民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积极开拓创新,争取3-5年内把甘谷建成全省养殖大县。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