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案
来源: 发布日期:2011-10-10 发布者:晓天 共阅1468次
一、流行形式
蓝耳病的流行形式大至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及亚临床型。
(一)急性型 在不同的猪群和生产方式之间临床症状不尽相同,但大多数急性PRRS(蓝耳病)病例仍有些相同表现。可将急性型蓝耳病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高峰期和末期。
1.初期阶段。一般持续1~3周,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厌食、嗜睡、精神不振、发热。猪群配种、怀孕、哺乳、保育及育肥阶段猪均可发病。
患猪首先发热和厌食,母猪的肛温很多超过40℃,个别猪会高达41℃。生长猪的肛温41℃之间,这种发热在母猪及育肥猪中是短暂的,病猪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厌食,母猪出现这种表现的最多能达60%,常持续1~7天,据报道这种现象与生殖机能障碍并无内在联系。
嗜睡和沉郁是初期阶段的另一个特征,并延续在各个阶段,其特点是正常运动减少或停止,对外界的刺激无反应,时常采取侧卧姿势。部分公猪会出现性欲下降。
在初期阶段,少部分发病猪出现双耳、外阴、尾部、腹部及口部青紫、发绀。但这种发绀常只存在数小时或数天,不经治疗使可消失。一些猪场管理人员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蓝耳病的严重性,没有提高警惕性以致于放任自流,使疫情进一步恶化。
呼吸道症状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和急促,多发生在幼猪,成年猪偶尔也出现为快速的腹式呼吸或过度呼吸。偶尔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瘫痪,平衡功能障碍或躁动、呕吐等。
2.高峰期。初期之后进入高峰期,这一阶段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使母猪的年产仔数低5~20%,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儿,弱胎多,断奶前死亡率增高。此高峰期约3周,死产的数量达到高峰。在整个繁殖过程中,死胎率可达35%以上,死亡率可从0到100%,也可见到大型的木乃伊胎儿和发育完好的胎儿,在蓝耳病爆发的高峰期每窝的平均产仔数减少4头左右,数目与每窝仔的死产和木乃伊胎数大致相等。
在蓝耳病发病高峰期出生并存活下来的仔猪非常虚弱,尤其是早产,加之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及腹泻,使死亡率大大增加,若补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可造成全窝死亡,即使采取补救措施,效果往往不理想。
3.末期。急性蓝耳病末期的特点是:繁殖参数恢复,逐渐达到或接近病前水平。
在仔猪和生长猪中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如果控制及时,措施得力,末期即是完全恢复的前奏。相反,急性蓝耳病末期可能是慢性蓝耳病的开始。
(二)慢性型 与急性型蓝耳病相比,慢性蓝耳病的临床表现没有那么严重,大多数慢性病例其繁殖性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统计结果表明,初次感染6周后猪群的繁殖参数恢复到蓝耳病感染前的水平。
但是,活仔参数会下降;同时产胎率也会下降(10—15%)。尽管有过一次繁殖失败的母猪也可能生产正常的仔猪,但这些仔猪由于随日龄的增加母源抗体水平的下降,仔猪会受到蓝耳病病毒的感染而成为带毒猪,并会在短时间内变弱,特别是哺乳后期和保育阶段的变化较为明显。这种感染表明在保育栏和育肥出栏群中蓝耳病病毒传播活跃。
在哺乳后期,保育和育肥出栏的生产阶段,慢性蓝耳病感染后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继发感染,这种继发感染与猪场的发病史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通过对部分猪场弱仔进行细菌分离和猪瘟的IFA试验,结果分离出了链球菌、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致病菌,少部分猪场出现猪瘟IFA阳性,发生了散发性猪瘟。由于继发感染的不断增加,使慢性蓝耳病猪群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和胃肠道疾病,异致生长减缓和报酬下降,提高了断奶后猪只的死亡率(最高可达50%):同时也导致了屠宰时不符合重量的增加。
如果此期没有很好地加强管理,会造成平均患病率和死亡率似乎月月循环,每月一个高峰。
二、引起蓝耳病在规模化猪场流行的一般过程
我们可以根据引起蓝耳病在规模化猪场感染的原因及其所引起的发病过程分为三种类型:
(一)新猪场在引种时不慎引进带毒一般而言,新建猪场没有特定致病原,若新猪场在引种时把关不严,或没经调查摸清种猪场的疫病流行情况,而盲目引种,引进带毒猪种。最终导致蓝耳病在猪场内发生。
由于蓝耳病对断奶以后的猪致病性不强,但猪群长期带毒,种猪被引进后,并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一旦配种后,蓝耳病所引起的繁殖障碍就表现出来,其流产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0%其原因是猪体内的蓝耳病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抗体水平很低时,蓝耳病病毒大量繁殖,从而引起猪繁殖障碍的发生,当然各个猪场的管理水平高低不同,其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所以尽管新猪场在管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特别在疫病控制上作了大量工作,结果仍出现严重的疫病。
(二)猪场引进带毒后备种猪引起蓝耳病的爆发如果不存在蓝耳病的猪场在引种时引进带毒后备种猪特别是种公猪,可造成蓝耳病在猪场内大面积发生。
病毒经过一段时间繁殖,一般为2~5个月开始出现疫情。
其最初表现仅在育肥猪群,症状类似于流感,若控制及时、措施得力。一般在两周内疫情稳定,随后母猪群,特别是怀孕母猪表现明显。其所导致的流产一般在30~40%。
(三)猪场由于自然感染或因管理原因引起蓝耳病的发生由于猪只流动和空气也是蓝耳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所以猪场受到蓝耳病的感染无法避免。这种感染过程的临床表现便是蓝耳病的典型表现。
三、诊断技术
(一)易感状况 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不同年龄各种品种猪均易感,而以怀孕母猪和1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
呼吸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之一,本病随风传播,在流行期间,即使严格封闭式管理的猪群也同样发病,空气传播和接触性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二)临床症状 本病发生时,临床症状明显与否,与猪群机体的免疫状况、病毒毒力强弱、猪场管理水平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另外由于继发感染的病例的症状常常较为严重、复杂。
急性型表现为母猪发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嗜睡、便秘、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间情期延长或不孕;怀孕母猪发生流产(多为怀孕后期流产),死胎,木乃伊,产弱仔。有的出现产后无乳,部分新生仔猪呼吸紧迫,或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产后一周龄以内的仔猪的死亡明显上升,有的猪在耳、腹侧及外阴部皮肤呈现青紫色或蓝色斑块。
仔猪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明显消瘦,死亡率高,可达80%以上。
慢性型则表现为母猪的繁殖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每窝活仔的减少,现时受胎率下降10~15%。
育肥猪临床上仅出现轻度的厌食和呼吸道症状,公猪感染后体温一般不升高,但精液质量下降。大多数被感染的育成猪呈现亚临床型,这类病不表现症状但排毒,成为主要的传染源。
(三)病理变化 对感染后的母猪所产弱仔或流产胎儿剖检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显微镜检查可见间质性肺炎,但继发感染的病例的病理变化十分复杂且十分严重。
四、猪蓝耳病预防方案
(一)做好消毒工作
1.在猪场周围用生石灰消毒。
2.猪场外设消毒室,用紫外线灯消毒10~15分钟(人员消毒)。
3.猪场内消毒:可用菌毒杀星、金碘、五号菌敌轮换交替使用,带猪消毒。
(二)保温 猪舍内做好保温工作,保育栏用保温灯(250W的保温灯保温),室内温度最好为20~25℃。
(三)环境卫生 猪舍内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室内最好保持比较干燥、清静的卫生环境。
(四)免疫接种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紧急免疫接种,(根据猪的大小用,一般4~8头份,10~20头份,20~40头份),接种10天后作伪狂犬疫苗,以后每接种一种疫苗间隔10天时间。
(五)母猪保健 一般来讲,母猪群体保健长期使用霉毒吸附剂,并10天左右交换另外一种霉菌毒素吸附剂,分为A、B、C等多种霉菌毒素吸附剂,预防保健为每吨饲料添加量,按猪的采食量计算。
霉菌毒素吸附剂1~2千克+状奇效1千克+百草能10千克+亚西酸钠维生素E1~4千克,连喂8天时间,8天后再用百草能每千克拌料100千克连喂5~6天,在用药后第10天准时作好猪瘟兔化疫苗,这样母猪的自身免疫应答水平达达85%~95%左右,间隔10天后不规则接种其它疫苗。即使康复后,感染过蓝耳病的母猪所产仔猪对蓝耳病苗的反应率比未感染蓝耳病的母猪所产仔猪的反应率高30%左右,为此,建议淘汰感染蓝耳病的母猪,。
(六)商品猪(外购猪)保健
1.引入外购猪后,必须进行备案和隔离观察30天。
2.一般为每吨饲料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1~2千克+百草能20千克+亚西酸纳维生素E2~4千克+奇强99(500~800克)+泰氟欣(500~800克),连喂7~8天。
3.饮水:一般外购仔猪用状观奇效1千克+40小包电解多维兑水2500—3500千克作饮水,连续给全群仔猪饮水7~8天时间。
4.8天后每吨饲料用百草能10~15千克+亚西酸纳维生素E再喂5~7天,从用药后到第10天作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0天后再注射其它疫苗,这样,一般来讲商品猪的自身免疫应答水平可以达到85%以上。
(七)一般猪场发病的治疗建议方案
1.前1~4天按猪的体重来计算,必须大剂量用药,每吨饮料添加量:霉菌毒素吸附剂(2千克)+奇强99(1千克)+泰氟欣(1千克)+亚西酸纳维生素E(3~4千克)+百草能(25~30千克)。每餐加蜂蜜1000~1500克以上。
2.4天后使用方案:每吨饲料添加量为霉菌毒素吸附剂(2千克)+奇强99(1千克)+泰氟欣(1千克)+百草能(15千克),每餐蜂蜜500克以上,连用5天左右。
3.8天后使用方案:霉菌毒素吸附剂(1千克)+奇强99(500克)+泰氟欣(400克)+亚西钠维生素E(2千克)+百草能(10千克),每餐蜂蜜500克以上,连用5天左右。
4.15天。可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作疫苗的同时不再用抗生素,用百草能1千克拌料100千克,连用5天时间。
5.饮水。在发病的治疗期间,饮水用壮观奇效(1千克)+40包电解多维,兑水2500-3500千克,连饮7-8天。
如果猪场用药比较高档,则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再作合理的治疗,合理有效的方案,本病比较复杂,由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前3-4天按动物的体重来计算用药量,前3天为大剂量,4-8天为治疗量的维持量,8天后为治疗量的平衡量的治疗,则根据实际情况,必须做好针剂结合打针或静注。
(1)头孢类+5%葡萄糖(静注);(2)5%葡萄糖+VC+B1(静注);(3)美林+庆大小诺(肌注);(4)肌苷+VB12+VC。
联合使用先控制炎症为主,如猪皮肤发红的可结合多西环素或泰乐菌素注射液使用,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果病猪非常严重,每头猪可单独使用免疫球蛋白1-2次,增加动物机体免疫力。
备注:如果猪场发生疫情,可按以上的治疗方法,但必须根据猪的大小来制定合理的方案,商品猪还分外购猪和自繁自养的商品猪,特别是使用原粉的猪场,需要再做合理的方案。请各猪场不要使用高含量的原粉,使用原粉,配伍不当产生耐药性,搭配不当产生拮抗,使猪场的用药成本显著增加产生二重感染或多重感染,较难控制(凡发病的猪场不能使用地米、安乃近、病毒唑、激素类药物治疗,一但使用,一两天内病猪看视好转,但大大增加病猪的死亡率)。
此疫情无孔不入,只有防重于治,每头猪必须做好保健,在做好保健的前提下做好猪瘟疫苗。
为什么在现在很多猪场做了蓝耳病疫苗过一段时间还在发蓝耳病呢?
原因是因为本身做蓝耳苗时,猪场里的猪的自身免疫应答水平几乎在35%-50%左右,因此,做了蓝耳病疫苗的猪场反而发生疫情更快,且治愈率更低。
要想做蓝耳病疫苗少发病,就必须在猪场做疫苗前8天做好保健工作。一般商品猪保健:每吨饲料添加量奇强99(400克)+泰氟欣(400克)+百草能(15千克),每餐加蜂蜜400-500克,饮水每1千克壮观奇效兑水1000-2000千克。第10天先做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隔10天再做蓝耳病疫苗。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