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鸡链球菌的病原:链球菌属的细菌,种类较多,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引起鸡链球菌病的病原为鸡链球菌,通常为兰氏(Lancefield)血清群C群和D群的链球菌引起。链球菌为圆形的球状细菌,菌体直径为0.1~0.8μm,革兰氏染色阳性,老龄培养物有时呈阴性。不形成芽胞,不能运动,呈单个、成对或短链存在。本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含鲜血或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 pH7.4~7.6。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成无色透明、圆形、光滑、隆起的露滴状小菌落。C群的兽疫链球菌能产生明显的β型溶血;D群链球菌呈a型溶血或不溶血。培养物中片、染色、镜检,呈双球状或呈短链,菌体周围有荚膜。
在液体培养基中不形成菌膜,血清肉汤培养基中,多数管底呈绒毛状或呈颗粒状沉淀物生长,上清液清亮。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禽源链球菌可发酵甘露醇、山梨醇和L-阿拉伯糖。除兽疫链球菌外,均可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和能发酵糖类,通常产酸,不产生接触酶。实验动物中,以家兔和小鼠最敏感,小鼠腹腔接种很快死亡。家兔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在24-48h死亡。大鼠和豚鼠对本菌有抵抗力。
流行病学:家禽中鸡、鸭、火鸡、鸽和鹅均有易感性,其中以鸡最敏感。各种日龄的禽都可感染。兽疫链球菌主要感染成年鸡,粪链球菌对各种年龄的禽均有致病性,但多侵害幼龄鸡。链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家禽饲养环境中分布也广。因为链球菌是禽类和野生禽类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通过病禽和健康禽排出病原,污染养禽环境,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也可发生内源性感染。还可经皮肤和粘膜伤口感染,特别是笼养鸡多发。新生雏可通过脐带感染。孵化用蛋被粪便污染,经蛋壳污染感染胚,可造成晚期胚胎死亡及孵出弱雏,或成为带菌雏。本病的发生往往与一定的应激因素有关,如气候变化,温度降低等。本病多发生在禽舍卫生条件差,阴暗、潮湿,空气混浊的禽群。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为散发或地方流行。发病率有差异,死亡率多在10%~20%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