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全国生猪调出大市”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2-27  发布者:佚名  共阅750次

     2013年调出生猪75万头,连续7年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市”,累计调出生猪335万头。这是儋州市年初亮出的生猪产业“成绩单”。

      那么,连续7年的“全国生猪调出大市”是如何炼成的?

      龙头带动

      生猪输入地变为输出地

      “儋州的生猪养殖,经历了一个由短缺到丰富的过程。”今天,长期在该市畜牧行业工作的何良友说。

      何良友现为儋州市畜牧兽医局兽医科负责人,对生猪养殖感受颇深。他回忆说,10年前,儋州养殖的生猪供应本地都不够,更别说向外调出,不少猪苗来自广东、湖南等省。然而,2007年该市除了自给自足,还“破天荒”地向外调出生猪19万头,首次实现由输入地到输出地的历史转变。

      这是怎么做到的?据了解,近年来儋州市委、市政府实施“以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对生猪养殖起到了引领作用。以2013年为例,该市重点项目规模化养猪场实际投资1.86亿多元,完成投资率160%。尤其围绕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产业化项目,及时协调化解困难,使其提前一年建成投产;实施金海棠10万头生猪养殖、天湖畜禽良种繁育场等项目,一批龙头企业构成生猪调出的“立体方阵”。

      多方扶持

      激发大规模养殖热情

      高大的橡胶林里,错落有致地建起了一排排猪舍。这是位于儋州市那大镇侨南村的海南莫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林下经济”模式。该公司总经理莫世清告诉记者,由于得到政府扶持,他在橡胶林里养猪,从个体经营做起,如今年出栏生猪超过2万头。


      而更多的莫世清们涌现出来。


      儋州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李昌充说,该市利用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生猪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资金、生猪调出大市奖励资金,每年扶持一批生猪养殖场(户);通过科技下乡解决养殖户的技术难题,并办班培训兽医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民群众、饲养专业人员等。

      李昌充透露,儋州市的多项扶持和引导举措,提升了生猪养殖的数量、质量和效益,在猪价不景气的市场形势下,2013年全市出栏生猪131.6万头,同比净增13.3万头。

      品牌培育

      着力延伸和整合产业链

      在暖暖春日的照耀下,儋州市政府有关人员刚刚捧回的“中国儋州温泉黑猪产业之乡”牌匾熠熠生辉。

      随着规模的扩大,儋州生猪的品牌建设同步推进。李昌充介绍,该市除了引进长白、大白、杜洛克、陆川猪、太湖猪等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改良,更是注重培育本土品牌,“儋耳黑香猪”、“旱露温泉黑猪”已成功注册商标,后者还被评为2012年中国(海南)农产品[-0.76% 资金 研报]冬季交易会著名品牌商标。目前,该市形成了以那大、蓝洋、和庆等镇为中心的黑猪产业带。

      生猪产业带的崛起有赖于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儋州市委书记张琦指出:“我们正在研究以资金和土地投入,与热科院和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合作,用好、用足、用活各方优势,打一套‘科技成果+培训示范+农户推广+农产品加工+品牌市场营销’的‘组合拳’。”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