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1、及早控制均匀度
雏鸡入舍后,在保证供给鸡群充分的饲料和饮水前提下,有条件的应仔细挑选出开食不好或状态不佳包括个体较小的鸡只,放入小栏单独加强饲养,给予精心照顾。这项工作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越早越仔细效果会越好。之后随着日龄的增长在完全定量给料前,对这样的鸡只适当多给些,使其体重尽快赶上大群。
2、及时分群并减少密度
为了良好的骨骼,21-28日龄分群最重要,最晚不能晚于28日龄。根据体重情况将鸡群分成大中小三个群体,对体重较轻的鸡群可以提供高蛋白饲料以帮助其适当加快增重。对体重偏大的鸡群应减缓加料幅度,使其在2-3周和标准体重相符。早期分群饲养易于管理并且能够提高均匀度。同时经常检查鸡群体况和均匀度以便决定下次分群时间,确保全期均匀度维持在80%以上。
3、科学饲喂
首先供给适宜的水位和料位保证所有的鸡只均能正常发育。否则料位不足会使鸡群圴匀度差。喂料时做到快、准、匀:喂料过程越快越好,并且料槽内饲料薄厚均匀,这样可以促使鸡只采食均匀,此外,手工喂料时尤其应注意防止饲料撒到料槽外,防止造成饲料浪费,或难以控制饲喂量。在12周之前可以用料量来控制体重,使大鸡和小鸡的体重尽量趋于平均体重,12周后就不能一味的追求均匀度而对鸡群增减料量,尤其对挑出的大鸡进行更大强度的限饲,会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而降低生产性能。
4、采用科学的限饲方法
一般采用以下限饲方式:1-2周龄自由采食或限量饲喂;3-5周龄限量饲喂;6-13周龄采用“4-3”限饲;14-17周龄采用“5-2”限饲;18-21周龄采用”6-1“限饲;22周龄后每日限饲。限饲方式应根据鸡群状况灵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