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疾病防控
  • 禽病诊治
  • 简述雉鸡常感染的细菌病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4-09  发布者:佚名  共阅731次

         一、大肠杆菌病

        
        本病是由多种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各种龄期的雉鸡都具易感性,尤以2~4周龄的雏雉鸡易感性最高,常引起败血症死亡。此外,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气候骤变、营养不良和疾病等因素的应激均可诱发本病。
        
        1.症状与病变 病雉鸡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怕冷,挤堆;食欲减少或废食,拉黄白色或绿色稀粪,恶臭。常见肉眼病变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
        
        2.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室内通风,坚持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对常发生本病的雉鸡场,可选取本场流行的血清型菌株制备灭活菌苗进行接种,能收到良好效果。对患病的雉鸡,多种抗菌药有治疗作用。但是要注意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为保证疗效,常通过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二、巴氏杆菌病
        
        本病又称禽霍乱,是由禽巴氏杆菌引起家禽、珍禽以及野鸟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成年雉鸡,呈现急性败血症经过,常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
        
        1.症状与病变 发病初期,病雉鸡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大多数病例表现精神沉郁、废食,离群独处;下痢,排白色或绿色稀粪,病程短,常于1~2天内死亡。剖检病变见皮下、浆膜和腹部脂肪有出血点;卡他性出血性肠炎,尤以十二指肠更为严重;肝瘀血肿大,表面散布针头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
        
        2. 防治 磺胺类药物及多种抗生素对本病有良好疗效。对经常发生本病的雉鸡场,在药物预防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可考虑接种菌苗,免疫效果理想。
        
        三、曲霉菌病
        
        本病又称霉菌性肺炎,是由致病性烟曲霉菌引起雉鸡常见的霉菌病。常引起幼龄雉鸡的急性暴发,成年雉鸡多呈散发性经过。
        
        1.症状与病变 病雉鸡表现精神不振,减食或不食,呆立,两翅下垂,继而出现喘气和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后期严重下痢,消瘦。部分病雉鸡还表现霉菌性眼炎,常见一侧的瞬膜下形成黄色干酪样物而导致眼睑凸出。眼观病变见肺脏表面有米粒至绿豆大的黄白色小结节;胸腹部气囊偶见有绿色的绒毛状霉菌团块,严重病例还扩张到肝、肠浆膜及体腔壁上出现毒菌结节。
        
        2.防治 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严禁使用发霉饲料和发霉垫料。加强禽舍的通风,减少室内空气中霉菌孢子的数量。大群治疗:每千克饲料加入50万~100万单位制霉菌素,连用7~10天;同时喂0.05%硫酸铜溶液(每天上午喂,下午喂清水),连用5天。
        
        四、传染性鼻炎
        
        本病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种家禽及珍禽都能感染。而近年来,雉鸡的感染率也随着饲养量的增多而升高,尤以开产前的后备种鸡及产蛋高峰期的种鸡最常发生。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严重影响产蛋率及繁殖力,淘汰率极高,且发生后不易在短期内清除,给正常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症状与病变 病初流鼻液,随着病程发展,表现精神委顿、减食、呆立;眼结膜炎,眼睑肿胀,多为单侧性,偶有双侧性,分泌物增多。病程后期严重消瘦,精神极度沉郁而衰竭死亡。肉眼病变见鼻窦和腔下窦黏膜肿胀,内充满浓稠分泌物或干酪样物;肺有炎症,气囊、腹腔及输卵管内有大小不等、凝固程度不同的干酪样物。
        
        2.防治 多种磺胺类和抗菌药物对本病有良好疗效。在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消毒和清洁卫生工作,每天带鸡消毒一次,以净化饲养环境。对已有本病史的种雉鸡场,在种群开产前最少接种传染性鼻炎多价油乳剂灭活菌苗1~2次。此外,要注意不要同场饲养鸡等家禽,避免交叉传染本病。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