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三月里,春暖花开,春风和煦,安徽猪网对刚刚参加完两会的浩翔农牧集团董事长高亚飞进行了采访。巧合的是,也是在去年三月底,本网有幸对第一次参加两会的高总进行采访。高总亲切跟记者打招呼:“时隔一年,我们又见面了!”
近期猪价低迷,养猪处于严重亏损期,对生猪产业如何健康持续发展,政府从政策层面会给出哪些支持,高亚飞代表养猪人,提出两点看法。一是政府要提高养猪产业的跨入门槛。首先可以用倒推的方法,全国有多少人,需要多少猪肉,需要多少母猪,从全局上有一个量的把握。其次是在环保方面,政府也在加大重视,特别是2014年1月1日启用新的《畜禽污染防治条例》以来。政府在给一个企业颁发相关证照的时候,在规模设计上,一定要考虑它的环保的承载能力,有多少土地,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排放到哪里去。再次在准入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上要设置标准,不是有钱就能养猪,这样容易造成粮食浪费与环保负担。高亚飞认为国家要从这三方面提高准入的门槛。
二是制定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机制,目前主要启用的农产品是棉花,小麦即将刚纳入补贴机制,我们希望尽早把生猪纳入进去。养猪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在蛋白的供给方面牛羊肉的消费有所提高,这对猪肉的消费量有一定影响,但目前老百姓仍以猪肉消费为主。怎样让大家吃到健康安全的猪肉,又保证养殖户的利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肉贵伤农、肉贱伤民”的现象。我们建议把生猪也纳入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机制中去。当猪价高的时候补贴给吃不起猪肉的人,当猪价过低,低于成本价时,直接补贴给生猪的生产者,通过几轮调控,慢慢地使生猪价格不再“过山车”,三年一轮回。高亚飞认为以上两大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才能使猪粮安,天下安。
作为一名企业家,企业如何调整能够健康持续发展,高亚飞认为要修炼好自身的内功。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方面养猪企业要重视科技投入,既要有好的品种,又要有科学方法。同时要不断加大育种水平上,提高硬件的水平,例如保证猪的冬暖夏凉,做好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理等。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细节上的管理,提升企业软实力,向管理要效益。例如可以让猪多生一点,多活一点,料肉比高一些,养猪效益自然而然就上来了。我们的生猪生产水平与欧美差距很大,国内一头母猪能产仔量平均为17头,而欧美一些国家平均水平在30头左右。因此生产上的每个细节都要抓住,欧美能做到的,我们作为中国人也能做到,只有把握好细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养殖效益不会被产能所左右。只有把产能提高,运营成本降低,才能使效益均衡有序,不断提升。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高亚飞每次提的建议都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当记者问起这些建议是如何提出来的?高亚飞坦诚的笑了,他告诉记者,除去“硕士”猪倌的光环,自己只是一个养猪人。这些建议一方面来源于浩翔在七年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方面来源于养猪同行、协会专家、教授的交流与探讨,可以说是集众人之智,来表达养猪人的心声。作为一个养猪人,高亚飞踏踏实实地经营着自己的事业,正是这份低调与实干造就了浩翔农牧的今天,这令人想起张伟力教授所赠七言诗的最后一句“好似麒麟游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