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最近,一封名为“养猪户写给大北农邵博士的求助信”于行业论坛内被吵得沸沸扬扬,在养殖户中掀起了不小的风波。面对“无名”养殖户公然向饲料“盟主”下战书的惊人之举,众多原本只是路过的无关游客聚集在一起,并依所持看法和观念的不同迅速划分成不同的群体,加入了这场大战之中。这其中,有为养殖户鸣不平的,他们历陈养殖的心酸,痛斥大北农饲料的高价,悲愤溢于言表;也有为大北农叫屈的,他们为大众展示大北农饲料养殖效果良好的种种资料,辩驳称大北农饲料是质量和品牌的保证。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智商超群”的阴谋论者,他们睥睨这场激烈的争辩,心中微微一笑,感叹大北农作为饲料巨头企业,竟然深谙娱乐新闻的精神内涵,此次论战,实是其左右互博神功的完美呈现。当然大多数的人,则选择了避在一旁保持沉默,以看客的身份打量着这场大戏,一面无谓的摇摇头,一面发出几声叹息,而后满足的去了。但不论怎样,这封信里所反映的有关养殖与饲料的内容,却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句古语很形象的表明了在畜牧行业中,养殖户与饲料企业之间的利害关系。以生猪为例,在其养殖成本中,饲料消费所占的比重竟达到75%以上,足见养殖业对于饲料行业的依赖程度。换句话来说,饲料行业的经营状态直接决定着养殖业的发展。然而,以当前的饲料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形势却并不乐观。
自2013年伊始,因为宏观经济调整、供应过剩、消费下降、养殖成本增加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养殖行业的发展步入了慢车道中,因养殖总效益的下降而被反作用效果影响的饲料行业亦陷入低迷,并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养殖户向饲料商请求重新议价,一方面是为自身争取利润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却也是形势所迫下的无奈之举。面对如此严峻的行业势态,众多饲料企业急于改变劣势,寻找出路,试图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但往往忙中出乱,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掀起一场关于信息技术、商业模式的革命大潮,改变了全球行业发展与企业排名的旧有格局。眼见于此,众多企业一哄而上,争相分食电子商务这块可口的蛋糕,这其中,就包括相当一部分的饲料企业。比如大北农近年来便试图破除人海战术的工作模式,在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精力。但是,很多饲料企业对电子商务本身的认识不够,在面对这场全新的技术革命时,忽视了饲料行业本身的特殊实际情况,对畜牧电商起步晚、不能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一味地响应同伴“同去同去”的号召,结果收效甚微,反而因为贸然入行而陷入亏损的泥潭。
饲料行业的发展缓了,市场小了,这些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在这小碟的盘子之上,依然有着可观的利润和收益,正所谓同行相见分外眼红,只不过能够分一杯羹的企业变得越来越少了。为求生存,众多企业经营者纷纷外出求教,而各大专家们也是频频支招,在有关饲料科学技术、品牌等多个层面上大讲特讲,可惜的是讲坛室内群情高涨、豪气冲天,室外行业发展依旧停滞不前、市场份额严重萎缩。事实上,饲料行业的专业技术突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而且随着近年来饲料配方强大的促生作用的发挥,牲畜的生理机能已接近极限状态。至于品牌建设工作,这一话题对大企业来讲更加现实和具有参考价值,但对于小公司来说,则无异于望梅止渴。有句俗话叫大企业求发展,小公司求生存。事实上,无论是技术还是品牌,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短板,它们是一个长期积累、缓慢形成的存在概念,因此,其只具有长远战略上的宏观意义,却没有短期战术上的应用价值。实际上,面对当下的饲料行业的发展形势,更多小型企业所关注的,还是其短期内的经营收益状况,以及面对眼下形势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在这一点上,讲坛只具有心理安慰作用,却并没有为他们提供令其信服的答复。
如何安全度过饲料行业的冷冬时期,答案依旧空缺,等待着更多的有识之士前来解惑答疑。
赛尔畜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