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环境是培育健康鸡群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没有好的环境条件就不会培育出健康高产的鸡群。环境控制主要涉及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一、育雏温度。育雏舍的温度一定提前准备好,在进雏前要烧到比正常温度高出1—1.5℃。因为雏鸡运到育雏舍后首先是需要休息,在休息时自身产热量会减少,所以必须提高环境温度,以利于雏鸡健康发育。1—3日龄的雏鸡所需温度为33—34℃,前3天为恒温,以后每周降3℃。悬挂的温度计应该能准确、真实反映舍内温度。温度计应该远离热源,与鸡脊背同高。但是,温度计上的温度仅供参考,雏鸡的表现才是最客观的。雏鸡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应该是很放松的侧卧在床铺上,四肢伸展。如果雏鸡站立、聚堆,说明温度不合适或雏鸡有病。一般养殖户认为,雏鸡在温度低的情况下会聚堆,看见雏鸡聚堆就给鸡舍加温。这样做有时是错误的,因为在温度过高的情况雏鸡也会聚堆,这时雏鸡会远离热源、向有风处、凉爽处、墙壁周围聚堆;而温度低时的聚堆是趋向热源。仔细观察,二者不难区别。
二、育雏湿度。育雏前期的湿度应该高一些为好,一般为65—70%。合适的湿度会平衡雏鸡的饮水量,不出现暴饮和脱水现象,对健康发育有利。合适的湿度也会很好地保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减少大肠杆菌和支原体的发病率。
三、空气质量。空气应该保持新鲜,舍内没有尘埃,氧气浓度达到21%。氨气浓度低于每立方米10毫克,硫化氢浓度低于每立方米2毫克,二氧化碳浓度低于每立方米1500毫克。总细菌数低于每立方米25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