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根据会议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就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畜牧业升级版,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加快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市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动物防疫扎实有效,产品安全持续稳定,较好地实现了全市畜产品有效供给。但是,在畜牧业多年高速发展、载畜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当前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环境恶化的挑战。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粪污,畜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局部甚至引起矛盾激化;二是成本与市场的挑战。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推高了畜牧业生产成本,行业周期波动加剧,生产比较效益下滑趋势明显,畜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三是重大动物疫病的挑战。从国内外疫情态势看,重大动物疫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我们时常处于重大动物疫病的威胁之中。基层防疫队伍及疫病控制措施等存在薄弱环节;四是质量安全的挑战。近年来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全社会的关注度在提高,而监管难度在加大。因此,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以生产标准化、环境生态化、产品无害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国际化等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逼、现实所需。通过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生态健康养殖和设施养殖,切实转变畜牧业养殖方式;通过大力推行养殖区域化、特色化、品牌化,切实调整畜牧业结构;通过的大力推行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国际化,切实完善和壮大畜牧业一体化的产业经营体系。为此,日照市立足饲料进口便利、产业布局适宜和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大力开展现代畜牧业示范市创建工作,以此为抓手,力求在畜牧业设施化、生态化、科技化、安全化、组织化、市场化等方面先行一步,在扭转畜牧业面源污染、控制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方面先行一步,在创新完善畜牧业发展体制机制、法制、政策、规划和监管方面先行一步,促进全市畜牧业尽快实现现代化。
二、实施“6584”工程,努力创建现代畜牧业示范市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目标,以转方式为主题,以调结构为主线,大力推动现代畜牧业示范市创建工作。2013年10月,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创建现代畜牧业示范市动员会议,正式开始了发展现代畜牧业新征程。我市创建现代畜牧业示范市主要规划了六大产业示范区、五大支撑体系、八大重点工程和四大政策支持,简称“6584”工程。
(一)建设六大产业示范区。一是建设以莒县为核心区的现代生猪产业示范区。到2017年,全市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300万头。二是建设以岚山区为核心区的现代奶牛产业示范区,到2017年,建成奶牛标准化示范场20个,存栏3万头以上。三是建设以东港区、岚山区为核心区的现代蛋鸡产业示范区,到2017年,建成标准化规模蛋鸡示范场30个,年产蛋15万吨。四是建设以五莲县为核心区的现代节粮型畜牧产业示范区,到2017年,全市肉牛、肉羊年出栏分别达到10万头、150万只。五是建设以莒县、五莲县为核心区的现代肉禽产业示范区,到2017年,建成肉禽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镇20个,示范场50个,全市年出栏肉禽1.2亿只。六是建设现代特色畜牧产业示范区。发展貂、狐、貉、兔、蜂、鸽等特色养殖,壮大特色产业。到2017年,建成标准化特色养殖场20个,年产值40亿元。
(二)构建五大支撑体系。一是构建现代畜牧业科技体系。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试验基地,加快科技研发、引进、示范和推广,提高科技水平。二是构建现代畜牧业加工流通体系。建设一批畜产品、饲料、兽药加工企业集群,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加工流通体系。三是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疫病防控、卫生监督、投入品监管、安全监管、质量检测、质量追溯六大体系建设,实现监管全覆盖。四是构建现代畜牧业经营组织体系。积极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培育新型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五是构建现代畜牧业信息体系。实施“日照智慧畜牧”项目,开发视频监控、远程诊疗、畜牧超市、电教培训等平台,加强畜牧业信息化建设。
(三)实施八大重点工程。一是实施良种和品牌建设工程。加强五莲黑猪、日照麻鸡等地方品种培育,大力开展“三品”认证和品牌创建,到2017年,争创省级以上名牌10个。二是实施生态养殖示范工程。重点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蛋鸡养殖环境控制模式、规模场沼气池治理模式等畜禽污染治理模式,大力发展环保养殖、清洁生产。三是实施动物疫病防控工程。到2017年,在六大示范区核心区规划建设30个诊疗机构、260个疫情测报点、3个公路检查站,每个区县建成一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四是实施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步伐,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养殖过程全程监控,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五是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条。重点扶持15家市级以上畜牧业龙头企业,提高外向度,增强竞争力,发展期货贸易,提高抗风险能力。六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在六大现代畜牧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立6个产业专业技术研发中心,成立“日照市创建现代畜牧业示范市专家指导团”,研究解决创建中的技术难题。七是实施饲料兽药优化升级工程。加快开发推广安全高效低残留的新型饲料、兽药。到2017年,培育产值过50亿元的饲料企业5家,年青贮氨化秸秆65万吨。八是实施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引导社会能人以及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带头发展畜牧合作社、兴办服务实体。到2017年,全市建设市级以上畜牧示范合作社50家。
(四)强化四大政策支持。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扶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创建现代畜牧业示范市提供设施装备支撑。二是强化财税扶持。设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畜牧业税收优惠政策,清理养殖和屠宰加工环节不合理税费,减轻养殖户负担。三是强化金融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机制,切实解决畜牧业生产贷款难题。四是强化养殖用地支持。积极落实养殖用地政策,及时化解用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三、今年以来我市发展现代畜牧业取得的成效
——畜牧业生产实现平稳发展。截至6月底,全市肉、蛋、奶类产量分别为18.14万吨、 5.90万吨、2.18万吨。生猪存栏209.06万头、出栏148.01万头;牛存栏12.17万头,牛出栏3.98万头;羊存栏70.13万只、出栏51.72万只;家禽存栏2477.43万只、出栏3733万只。在市场持续低迷形势,畜牧生产实现了平稳发展。
——畜牧业发展方式实现积极转变。上半年,全市规模养殖场户达到20847家,其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89家,无公害产品认证企业达68家,畜牧专业合作社539个,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密有效。全市畜牧系统紧紧围绕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中心任务,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扎实开季春季动物防疫、免疫效果监测及小反刍兽疫、动物H7N9流感监测,全市继续保持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显著。各级畜牧部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源头控制,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上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300余人次,检查企业2124个次,查处案件33起、违法产品8200余公斤,货值金额73.6万元,移送司法机关2起,震慑不法分子,保持了畜牧业经营秩序规范。
——饲料兽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6月底,全市饲料生产企业达44家,饲料总产量147万吨,产值51.5亿元。兽药生产企业7家,兽药经营企业189家,产值585.2万元,兽药经营收入4132万元,保持了生产形势的稳定。
——生态环保养殖得到推广。起草了《日照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指导区县开展养殖污染整治,其中东港区拆迁日照水库水源地周边1公里内的畜禽养殖场8万平方米,召开了全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现场会,重点推广了生态环保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上半年,新增发酵床面积2.1万平方米。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日照市畜牧兽医局 尹永向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