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转调创为主线,探索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新路径,畜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全市肉蛋奶产量62.4吨,奶牛存栏23.8万头。畜牧业的发展必然产生粪污废弃物,如何处理利用好这些“资源”成了推进牧业转型升级的“难题”。处理不好污染重,群众意见大,易激发矛盾。当前学教活动征求意见和热线电话、网上留言中,群众反映最多、最强烈的就是养殖污染,政府压力很大。解决好养殖污染问题国家有要求、社会有期待、行业有义务。为此,我市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积极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和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总结推广了一批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模式,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备案规模饲养场497个,其中建有完善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的181个,备案养殖场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比例36.4%,超额完成市政府年度目标,有力支撑了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通过政策撬动,引导养殖企业开展污染治理
市政府成立了由分工市长任组长的“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达“2014年全市备案养殖场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比例达到30%”的任务目标,对水污染物减排涉及的176个畜牧业项目列出了清单。我局成立了治理畜牧业面源污染工作技术指导组,与市政府签订了《生态泰安建设目标责任书》,对种畜禽场验收、标准化示范场建设中没有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实施了“531”生态畜牧业示范工程,今年创建500个无公害养殖、300个畜禽养殖污染治理、100个秸秆养畜示范户。肥城把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列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整治养殖业污染不达标的取消科学发展观及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资格;同时制定奖惩政策倒逼企业开展养殖污染治理,按不同饲养品种和规模每场缴纳2000-10000元保证金,并由市财政进行1:1配套,每月验收兑现一次;对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环境污染的,扣罚保证金并由环保部门处以1000元-3万元的罚款。新泰制定了畜禽养殖及加工污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进行以奖代补;鼓励加工企业自建或联建标准化养殖场,益客集团对合作户每平米发酵床给予20元补助。
二、通过布局联动,科学控制养殖密度和污染
针对我市畜禽养殖布局不够合理的问题,市政办印发了《关于开展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工作的通知》,指导县市区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加大标准化改造,降低散养比例;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牛羊兔等食草畜份额,减少高污染粪污排放量;制定畜禽养殖场建设准入制度,解决养殖密度过大、粪污处理设施缺失等问题。各县市区按照载畜量进行分类整治,拆除一批、转产一批、规范升级一批,针对污染重、怨声大的养殖场进行集中整治,实现达标排放。新泰市规定:在禁养区内禁止新建养殖场,已建成的根据养殖周期限期关闭或搬迁;在控养区可养区内,猪牛羊兔类规模场全部采用干湿分离、分级沉淀的粪污处理模式,严禁水冲清粪方式;所有肉禽场全部采用发酵床等环保垫料养殖模式,有污水排放的必须建立防雨防渗沉淀池、储粪池,实现清洁养殖;在控养区内,严格控制养殖总量,只允许建规模养殖场;屠宰加工企业必须建设与其污水生产量相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不达标的停止生产、限期整改。
三、通过项目促动,强化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能力
当前畜禽粪污治理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老百姓和养殖场都明白污染的严重性,也愿意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但粪污处理的高投入使他们缺乏治理的原动力。为此,我们通过项目补贴为规模场污染整治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养殖企业加大粪污治理投入;同时把污染整治作为申报畜牧业项目的必要条件,扶持资金优先建设粪污处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2010年以来,我市整合国家和省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菜篮子工程、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等项目,先后投入4.2亿元扶持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就是建沼气池、发酵池等设施,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新泰云云山奶牛场存栏奶牛3000多,日用水量200多吨,企业投资340万元建了污水处理站,实现场区污水达标排放。兴岳食品结合项目建设,投资300多万建成“恒温”沼气池,年处理自家和周边猪场粪污1.2万吨,日产气700立方,解决了屠宰场自用燃气和生产生活用电,还提供300多居民生活用电。同时对畜禽舍结构进行改良,实行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实现粪污减量化,干粪经过堆积自然发酵处理再用作肥料,污水通过三级沉淀层层过滤,利用微生物净化实现粪污治理无害化。目前,全市40%的养殖场实现了干湿分离处理。据调查,全市畜禽年产粪便1743.9万吨、尿液804.6万吨,规模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利用率和污水处理利用率均在80%以上,主要用于堆肥、有机肥和沼气。
四、通过标准化启动,实现畜禽粪污减量排放
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是畜牧产业提升的关键环节,也是源头治理的基础,为此我市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养殖。目前畜禽标准化饲养比重占饲养总量的85%以上,规模饲养场户所生产的畜产品占社会生产总量的90%以上。标准化生产加快了新技术推广,发酵床养殖已推广到猪鸡鸭羊,发酵床面积221万平米,年减少粪污排放55万吨。肥城六和经纬投资5000万元对3个种鸭场进行雨污分离系统改造,种鸭在栋舍内饲养,饲养过程产生污水较少,通过灌溉场区内果蔬树木就地消化,达到污水零排放。全市95%的蛋鸡场和30%的猪场安装了机械式清粪设施。肥城立华种鸡场45个标准化鸡棚全部采用机械清粪技术,粪便通过传送带不着地直接装车运到滕头园林公司,处理后作有机肥栽培苗木,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粪便污染,实现了清洁生产。
五、通过科技带动,引导养殖户发展生态养殖
一是实施畜牧专家顾问团“科技会诊”活动。聘请山农大11名教授组成专家顾问团,定期对畜牧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现场会诊。今年专题对畜牧业污染进行科技会诊,分析畜牧业污染及治理现状,从长远和现实角度对畜牧业污染治理提出应对措施,效果十分显著。二是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重点推广了有机肥加工、微生物发酵、节水减排、干湿分离清粪、机械清粪、沼气处理、畜禽粪污循环综合利用等十项粪污治理技术。总结六和银宝粪污沉淀农田滴灌、天蓬养猪沼气利用、立华干粪收集堆积发酵还田、肥城元溢生物肥厂等典型,形成了“固液混合处理利用、干粪处理利用、污水尿液处理利用、产业循环利用”四种模式。三是搞好技术指导。结合实际编印了有关畜牧业污染治理的科技明白纸和小册子免费发放到养殖加工场户手中,普及污染防治知识,提高了防治意识。
六、通过多机制推动,促进畜禽粪污的转化利用
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我市积极探索畜禽粪污的循环利用。一是大型养殖场引进有机肥深加工项目。肥城牧和奶牛场与台湾元溢有机肥厂签订了牛粪收购协议,奶牛场全部牛粪卖给元溢公司,年增收40万元;元溢公司生产的有机肥卖给有机蔬菜基地,实现就地加工增值。目前我市建成有机肥加工厂6处,年生产5万多吨。二是中小型养殖场推行集中收集粪便堆积腐熟制作有机肥。与周边有机果园、有机蔬菜、有机茶园、苗圃花卉等种植基地结合,实现循环利用。三是养殖专业村推广粪便制沼技术。肥城养猪专业村--罗窑村,成立沼气合作社,建设400多个沼气池,沼气做燃料、照明,沼渣肥田,沼液浇地,户均增收节支3000元,既解决了养殖污染难题,还实现了养殖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四是探索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积极引导规模养殖场与有机蔬菜、有机果树、有机茶园、苗木基地等种植基地签订粪肥利用协议,利用处理后的畜禽粪便、污水、沼渣沼液作有机肥,发展循环经济。六和银宝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四级沉淀及ABR厌氧发酵、氧化曝气等方式处理后,进入能容纳1.5万立方的储水池,运用水利上的微滴灌系统灌溉周围苗圃,实现了污水综合利用。金兰奶牛场利用大型晒场,将牛粪晒干后出售到河南养蘑菇,年增收15万元。天鹅湖农场利用珍禽粪便喂鱼、养鳖,羊粪、猪粪处理后种植果树、蔬菜,实现了畜禽粪便场内循环利用,既解决了污染又提高了综合效益。
在做好畜禽粪污处理的同时,我市严格执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规定,规模场普遍建立了焚烧炉、化尸深埋坑等病死畜禽处理设施,对病死畜禽及其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乱扔乱拽,乱排乱放。去年,仅肥城就完成146家养殖场整治任务,建沼气池7085m³、沉淀池33756m³、晾粪场8200㎡、自然养殖发酵床5302㎡、有机肥加工厂2个,年加工 2.6万吨,发放奖励资金35万元。我市畜牧业污染治理工作逐步走上了依法治理的良性发展之路。
--泰安市畜牧兽医局 鹿道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