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这次全省畜牧局长座谈会确立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畜牧业升级版”的主题,是一个创新性的主题,也是一个方向性的主题,必将推进全省现代畜牧业的新发展。刚才听了几位地市领导的发言,深受启发与鼓舞,现就加快推进烟台市畜牧产业转型升级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感
首先,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是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迫切要求。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最近省政府提出,要一个地区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研究转型。烟台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底就提出“抓产业、促发展”的口号,要求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各经济综合部门全面制定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实现畜牧行业的突破性发展,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当前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就是实现畜牧业突破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其次,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是破解畜牧业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当前,畜牧业正处在由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转型期、突破期和攻坚期。畜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紧缺、环境保护、质量安全、市场波动、疫病防控等重重压力,面临着发展与保护、数量与安全、生产与环保、规模与土地、监管与机制等重重矛盾,诸多因素形成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归根到底就是畜牧产业生产经营水平低下所致。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只有抢抓机遇、加快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化解矛盾、迎难而上,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逆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是烟台畜牧业安身立命的迫切需要。烟台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近年来在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中,畜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产生了两极分化。一方面,畜产品的市场供应与质量安全得到各级党政和社会的重点关注,被列为政治任务和市民工程,特别是质量安全一有风吹草动,无论发生在个别企业还是局部地区,整个畜牧产业就面临一次大地震、大滑坡。另一方面,政府对于畜产品的价格控制,导致了畜牧经济的半市场化;加之畜牧业在农民增收方面作用的弱化,城乡一体化土地与环保因素的制约;并有畜牧产业占GDP比重少,又少为地方财政创收,扶持政策长期滞后。烟台畜牧业面临着“不进则退,小进、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形势,只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畜牧行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总之,无论从自身因素或客观环境来看,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的课题已经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义无反顾、突破重围,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二、高点定位,确立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与目标
畜牧产业的竞争力,不是单一要素环节的竞争力,而是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站在产业体系的高度,对整体系统进行自主创新和提档升级,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结合烟台实际,就是着力打造“两个基地、一个集群”。
(一)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们立足本市资源,积极发展畜禽良种产业,重点培育以益生股份为龙头的畜禽良种产业。目前,全市存养祖代肉种鸡47万套、祖代蛋种鸡14万套,分别占全国的34%和40%;存养父母代肉种鸡700万套,占全省的40%;存养原种猪8900头,位居全省前列。益生种禽的发展,坚定了我们发展畜禽良种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畜禽良种繁育基地的信心与决心。
一是,膨胀发展规模。积极扶持益生股份巩固发展祖代肉种鸡、祖代蛋种鸡养殖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祖代种鸡龙头老大地位。积极扶持民和、仙坛、春雪等10家肉鸡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父母代肉种鸡养殖规模,积极拓展省外市场。积极扶持龙大肉食、福祖食品等生猪加工龙头企业,配套建设原种猪场、一级扩繁场、二级扩繁场,满足企业基地发展的需要。积极吸引外资、吸纳社会资本来烟建设各类大型种畜禽场,助推我市畜禽种业养殖规模。
二是,培育自主品牌。利用益生股份、海阳海波尔与国外知名生猪育种公司合作,特别是益生股份原种猪场入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有利时机,借助多方技术力量,开展生猪育种工作,努力打造自主品牌,“借鸡生蛋、借蛋生鸡”,逐步走出引种退化的怪圈。扶持益生股份探讨开展祖代种鸡育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种鸡品牌,结束祖代种鸡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加大对五龙鹅、烟台黑猪、牙山黑绒山羊等地方畜禽品种的开发性利用,充分发挥其独特遗传资源优势。重点扶持蓬莱和圣公司与中国马业协会、中国农大合作,利用德国温血马对渤海马进行级进杂交和横交固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和圣渤海温血马”,填补我国体育高端用马空白。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一批自主产权民族品牌,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畜禽种业“硅谷”。
(二)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加快推进养殖方式转型升级
标准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基本形态,是加快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从2002年起,我市就提出了“以标准化促国际化”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有力地提高了畜禽标准化养殖水平。2013年末,全市畜禽养殖场达到1.33万个,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87%和75%;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2个、省级示范场81个,均位居全省前列。今后,我们将借势发展,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
一是,科学制定畜牧发展规划。严格畜牧业区域布局,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保持区域性均衡发展。严格畜禽养殖总量控制,稳定畜禽养殖总量,提高规模养殖比重,提高个体生产水平,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肉鸡、生猪等优势产业和畜禽良种产业,提高自然资源总体承载能力。
二是,深入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继续实施“畜禽养殖千场区改造工程”,深入开展“国家、省、市、县”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四级联创活动,引导畜禽养殖场户转变养殖方式,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立足肉鸡、生猪等主导产业,结合地方特色,完善规划、整合资源,推进区域性整建制创建,培育一批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县、示范区,带动提升畜牧业整体标准化水平。到2020年末,全市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60个、省级示范场300个,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创建现代畜牧业示范县8个,创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40个。
三是,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面贯彻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制定《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加大环评力度,抬高准入门槛,凡新建畜禽养殖场必须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减少新上畜禽养殖污染项目,对现有畜禽养殖场限期进行改造。加大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力度,督促县市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加快对限养区畜禽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堆积发酵、干清粪、干湿分离、污水三级沉淀、沼气发酵和有机肥制作等粪污处理技术,积极推广“种养结合、粪污就地消化”、“畜—沼—菜(粮、果)”等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畜禽粪污减排水平。鼓励民和、益生、仙坛、龙大等龙头企业,探索利用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及畜禽加工副产品,开辟发展有机肥加工、沼液资源化利用、新能源开发及工业原料加工等产业。
(三)着力打造全国现代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加快推进经营方式转型升级
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拥有民和牧业、益生股份、龙大肉食三个上市公司,莱阳春雪、牟平仙坛正在运作上市。我们将一如既往,以提升畜牧业综合竞争能力为重点,积极打造现代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加快推进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型升级。
一是,培强壮大加工龙头企业。制定落实扶持政策,鼓励民和、仙坛、春雪、龙大、福祖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规模、提档次,着重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延长加工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畜产品加工业增值增效。积极引导仙坛、春雪、福祖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借鉴学习民和、益生、龙大等上市公司的成功经验,积极运作,加快上市融资步伐。到2020年末,全市做大做强15家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畜”字号上市企业达到6-8个。
二是,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引导春雪、荣华、成达、龙大、福祖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学习推广“仙坛模式”,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公司+农户”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建立稳定连片的优质商品畜禽生产基地,夯实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实现企业发展、社会受益、农民增收的多赢效果。积极围绕龙头企业、销售市场,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牧合作经济组织,配套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不断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
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推动战略。围绕主导产业,选择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发展势头好、市场潜力大的畜产品,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知名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来我市投资建厂,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包装、设备、工艺等,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的产品。创新宣传推介模式,努力争创国内国际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不断提高我市畜产品的国内国际竞争力。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培育国内外名牌企业10个以上。
三、多措并举,奠定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开展全员干部教育培训和专家型人才培养活动,强化市、县两级业务骨干的教育培训,用3年时间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的专家型人才队伍,确立畜牧系统业务技术水平的权威地位。积极与青岛农大、山东农大、中国农大等7个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平台,加强与畜牧企业和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对接,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畜牧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加快组建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畜牧生产者为主体的新型技术推广模式,大力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和疫病防治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畜牧生物科技及产品。
(二)以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产业转型升级。以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认证为契机,加快推进动物疫病诊断监测能力建设、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所建设、调入调出动物及其产品管理、档案资料等可追溯体系完善等重点工程。强化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快推进民和肉鸡无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力争2014年底前通过国家评估,同时组织益生、仙坛、春雪、龙大、福祖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到2020年全市建成生物安全隔离区5-8个。
(三)以质量安全驱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违法添加行为的发生。扩大监测范围,加大监测频次,加强风险有效评估,及时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积极与公安部门实施稳健的检打联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件的打击力度。全面规范监管、检疫、验收、督查等工作流程,实施行政执法“痕迹化”管理,建立健全可追溯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依据、有记录,实施规范管理,落实监管责任,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烟台市畜牧局 任长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