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上半年畜牧业发展情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简要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我市畜牧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畜牧兽医系统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确保”的工作思路,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扎实开展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动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市畜牧业总体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转方式、调结构”,产业发展向好趋优。产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优质安全畜牧业的实施意见》(枣政办发[2014]12号)和蜂业、桑蚕等特色产业专项规划。各区(市)政府均已出台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并认真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新进展。牛羊产业发展迅速,山亭区打造百万只肉羊养殖基地的目标基本实现。上半年牛、羊存栏同比分别增长5.15%、10.14%,其中奶牛存栏增长15.35%,奶类产量增长16.94%,羊肉产量增长11.75%。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祥和乳业为主的乳品、以盈泰食品为主的肉鸡、以春藤食品为主的生猪、以德力盈为主的肉兔、以龙盛食品为主的肉鸭、以红荷花为主的禽蛋加工六大畜牧产业集群。产业发展质量有了新提升。市财政列支554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52家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配套治污设施、秸秆养畜、高效特色养殖等,累计已创建国家级示范场10家、省级35家、市级77家。
(二)狠抓防控措施落实,疫情形势趋于稳定。扎实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春季集中免疫,共免疫各类畜禽3893.33万头(只、羽)次,实现了应免尽免。检测各类动物疫病样品12874份,免疫抗体合格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人畜共患病和畜禽常发病得到有效控制。有效开展小反刍兽疫防控。严格落实防控技术培训、疫情排查、疫情监测、紧急免疫、检疫监管等各项防控措施,共举办培训班10期,发放宣传资料9100份,排查羊218.97万只,使用疫苗38.31万头份,有效防止了疫情传入。继续开展动物H7N9流感防控。组织防疫人员入场入户调查,对家禽养殖密集区、活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疫情排查,集中排查规模禽场1459个,散养户2095个,家禽843.01万羽,排查活禽交易市场148个(次),未发现临床异常。不断提高兽医队伍业务水平。各级强化培训,提高官方兽医、执业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将村级动物防疫员补贴提高至每人每年不低于2000元,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设立应急处置专项资金。今年我市设立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准备金,市财政暂定列支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染疫动物扑杀补助、应急处置等。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培训和演练,强化物资储备,提高应急效率。
(三)狠抓综合执法,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及时交接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职能。目前市级和滕州市已完成,特别是滕州市将该市商务局所属的牲畜定点屠宰监察大队整建制划入,核定编制24名,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由自收自支变更为财政拨款。不断拓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覆盖面。台儿庄区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信息化监管平台,目前我市6个区(市)中已有3个区(市)建设了信息化监管平台。扎实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4月29日,我市召开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工作会议,邀请陶开宇处长作了专题讲座。实行月度巡查和举报核查制度,深入开展了“兽药产品标签和说明书规范”“兽药经营企业执法检查活动”等活动,深入开展了以生猪、肉牛、肉羊养殖环节为主的“瘦肉精”专项监测,我局联合公安局开展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督查行动,对投入品市场、畜禽养殖场、定点屠宰场、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进行了随机抽查。上半年,共出动执法1000余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800余个次,处罚生产经营单位14家,没收注射液830支、产品700余公斤。
二、新形势下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思路
当前畜牧业发展正发生深刻变化,已进入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总结近年来发展经验,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力争实现“四个突破”。
(一)坚持四化联动,力争在转变生产方式上实现新突破。坚持畜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规划相对接,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速度与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相适应,与种植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抓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标准化规模养殖带来的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空间,推进养殖设施化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
(二)坚持资源节约,力争在生态高效养殖上实现新突破。认真实施畜禽养殖布局“三区”规划,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农牧循环发展路子。养殖场布局规模与土地、水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种植业、林业发展相协调。通过采取自然养猪法、沼气利用等技术措施,不断提高畜牧业粪污治理水平,积极发展有机肥加工和观光畜牧业等新兴产业,逐步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三)坚持创新机制,力争在产业化经营上实现新突破。聚集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探索建立标准化养殖、一体化经营、科学调控监管等方面运行机制,着力构建专业养殖大户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核心,龙头企业为引擎的经营机制,推行订单产销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抱团闯市场优势。引导龙头企业开展连锁自营、产销直挂、农超对接,加大消费宣传、展示展销、新品推介,扩大市场份额。
(四)坚持防疫和监管并重,力争在产业持续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畜禽养殖规模扩张的同时,统筹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整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健全完善市、区(市)、乡镇、村四级防疫网络建设,提高动物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应急运行机制。继续拓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畜产品安全综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市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地市发展的先进经验,持续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开创现代畜牧业发展新局面。
--枣庄市畜牧兽医局 闫维松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