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一、孵前温室检查:检查窗及通气孔是否开关灵活,关好后有无透风漏气处;火道是否畅迈,有无漏烟现象;温室的保温是否良好,用数支体温表或寒暑表同时检查孵化架上、中、下各层的温度,掌握温差,摸清所有各处温度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二、人孵:温室经维修、清理、消毒、试温后即可入孵。入孵时把经过选择的新鲜而清洁的种蛋,大头向上装人蛋盘,放进蛋架,然后紧闭门窗、使蛋温在入孵后8-12小时达到预定的温度。
三、室温的控制:室温的控制是以蛋温为依据,因为蛋温是直接受室温影响的,蛋温的控制标准,冬春入孵1~5天为102F,6~10天为101F,11~19天为100F,20~21天为99~100F,夏秋孵化,蛋温相应降低1~2F。随着气温回升,温室内的温度相应下降。温度的控制主要靠火力的大小。应掌握的原则是烧小火间火,不烧大火明火,温度的升降不可操之过急。种蛋刚入孵时,吸收热量大,夜间室外温度较低,可适当把火烧大些。一般8~12小时整火加煤火,整火时,灶心一定要掏空。火整好后,可利用开关灶门、气窗、升降铁闸废等方法来调节温度:温室的温度变化缓慢,不必经常进去查看,可每小时看温一次,两小时记录一次。
四、湿度的控制:温室内湿度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室内均匀洒水或在火道上设水盘,每次洒水不宜过多。湿度过大,订并窗通气,使水分散失。相对湿度的控制标准:入孵1~7天为60%,8~17天为50~55%,几天后为65~70%。
五、翻蛋:每2小时一次,向上或向下翻动,使整个蛋架向后或向前倾斜稍45度即可达到目的。如未设联动翻蛋装置,则可4-6小时翻蛋一次。
六、通风换气:温室孵化固为空间较大,又有双面对开的通气窗,足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在操作上除了孵化初期和室温下降时,可关闭通气窗外,平时应全部打开通气窗。温室孵化属于变温孵化,可不作专门的凉蛋处理。
七、其他:包括照蛋、上摊和出雏等,与其他孵化方法的管理完全相同。温室孵化比起传统的人工孵化法—如炕孵、缸孵、桶孵是前进了一大步,有它许多可取之处,但比起电孵机,它又有不足之处,劳动强度比较大,操作烦琐,特别要进入温室内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