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视点
  • 转基因“妖魔化”背后是企业利益之争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0-17  发布者:佚名  共阅673次

     让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产品公平竞争——访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

      这几年,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作为一项生物新技术,转基因在国内的发展之路可谓曲折坎坷。网络上,关于转基因的口水战此起彼伏,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各色谣言漫天飞。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有的企业利用部分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欠缺和焦虑心理,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市场规则,把“非转基因”作为卖点加以炒作。对此,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广告法等相关法规,其结果不仅导致行业竞争的无序,更加剧公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恐慌情绪。

      为廓清市场迷雾,规范市场环境,最近,工商部门加强了对非转基因广告的监督管理,中央电视台率先发布《关于“非转基因产品”广告的审查要求通知》,禁止在广告中宣称非转基因产品更健康、更安全。毕美家说,此举对于规范市场行为,正确引导消费,塑造公平竞争环境都将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上一些农产品的广告称自己的产品为非转基因产品,其所宣称的非转基因效应缺乏实验数据和科学论证支撑,实质上是一种商业包装。更有甚者,一些国内并无转基因商业化种植的作物加工产品(例如花生油)打上非转基因标识,在误导消费者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恶性竞争。可以说,商家眼中不断发酵的非转基因商机,已经成为破坏市场“游戏规则”的危机,更是违反广告法规的行为。

      毕美家认为,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商战的背后,是企业的利益之争,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并无本质关联。但这样一场商战,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它打破了行业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助长了各类“妖魔化”转基因谣言的传播,给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应用设下重重障碍。

      毕美家告诉记者,目前在世界科学界没有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事实上,在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是有定论的。今年6月,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编印了《理性看待转基因》科普读本,读本中指出“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和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均认为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同样安全。”也就是说,凡是通过转基因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

      毕美家说,转基因作为一项生物育种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而言,要解决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快生物技术研发是必然选择。目前,国家正在积极稳妥地推动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然而,转基因技术要在创新中不断前行,离不开科学、健康的舆论环境。这不但需要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和产品有理性的认识,同时也考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目前,央视等主流媒体规范非转基因广告词,有助于打消公众的担忧和焦虑。毕美家表示,下一步农业部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对转基因农产品研发与生产的监管。企业在生产农业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食品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标识,以便消费者作出自主性选择。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