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视点
  • 畜牧人才流失 十年后谁来搞养殖?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0-28  发布者:佚名  共阅1177次

      现在,从全国大大小小的农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可毕业生人数增多,并不意味着农牧企业,尤其是基层养殖场人才能够得以有效补充。相反,很多农牧企业,尤其是基层养殖场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近日,记者在安徽省长丰县采访时,某奶牛场的生产场长沙开友就向记者诉说了他的苦恼。他说,作为奶牛场的管理者,自己的烦恼不是奶牛产奶量的多少、体细胞数的高低、奶牛如何繁殖选育等问题,恰恰是奶牛场职工年龄偏大,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的“人才培养问题”。
      “没办法,留不住人,年轻人都不愿意干。现在,牛场里剩下的大多是像我这样快退休的人。”面对现状,沙开友很无奈。
      沙开友告诉记者,去年,牛场招了一位安徽某农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月工资2500多元,管吃住。这相对长丰县的平均工资水平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老板还给他分配了一间单独宿舍,并单独扯了网线,装了电视。可就这,撑了半年,该应届毕业生还是走了。据说,那位毕业生给的理由是,在牛场除了能够自由出入外,其余跟坐牢没啥区别。面对年轻人的选择,沙开友感到很无力,他说:“年轻人思维活跃,想法多,也需要交朋友。可养殖场大多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出行交通也不便,这个矛盾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
      如果把夫妻俩都招进场里呢?
      现实总是远不如想象中美好。2010年,沙开友所在的奶牛场直接从农学院招了一对情侣,男的负责繁殖选育,女的负责饲料配方。二人结婚后,倒是踏踏实实地在牛场干了3年,干得还很不错,可3年后还是走了。
      为啥?
      “我当时跟他们说,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提,待遇也可以涨。可他们什么都没说,给了一个我无法拒绝的理由。他们说,结婚3年了一直都没要孩子,为着孩子日后的生活、教育着想,必须回到市区。牛场配套环境太落后。”说起这个原因,沙开友一方面觉得可以理解,一方面也为人才的流失感到无限惋惜。
      现在,为了留住人才。沙开友他们也组织了很多活动,比如每年带领大家找个地方旅旅游。不过,养殖场的工作有其特殊性。比如沙开友所在的奶牛场,职工大概有30多人。牛总要有人守着吧,30多人很难排开,再加上大家各有各的事情,总是凑不齐。听说,前段时间去杭州,他们才凑齐了7人,其余的只能往后轮。
      有人提议可以把镇上的年轻人组织起来,开展一些活动。可现状是活动根本组织不起来,因为现在年轻人大多往大城市走了,镇里剩下的也大多是中老年人,组织活动根本没人参加。
      记者了解到,全国各地有沙开友这样烦恼的养殖场数不胜数,可如何解决,却鲜少有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此,有专家提议,有实力的大型养殖企业可以跟高校联合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而中小型养殖企业还应从企业文化、人才晋升、薪资待遇等多方面立体式地打造人才培育机制,“用机制留人”。另,专家也指出,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切记浮躁,要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情,积累经验。养殖技术与管理经验的积累,都能够为年轻人日后独立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