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1月15-16日,2015年广东省养猪技术高峰论坛在广州圣丰索菲特大酒店隆重举办。勃林格大中华区动物保健副总裁郎世峰博士(Dr.Stephan Lange)、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张桂红老师、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副会长荆继忠,农财宝典副主编李丹等以及来自广东各地规模猪场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养猪信息网也受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郎世峰博士在致辞中表示2014年是养猪人很艰难的一年,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猪价行情也不容乐观,尤其是广东,养猪人面临的不仅仅是猪价问题还有越来越严峻的环保问题,虽然有如此多困难,但是勃林格会与养猪人一路同行,不断解决问题,为提高养猪人的经济效益而奋斗。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副会长荆继忠在论坛上作了题为《新常态养猪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的报告。荆继忠谈到,新常态下我国养猪业发展面临诸多困惑。例如:价格大幅度波动?市场需要多少猪,越多越好吗?怎样实现养猪生产与环境友好?实现健康养猪依然艰难;提高效率是新常态的核心;改善猪场管理是实现新常态的途径等等。2014年市场价格的低迷,财务风险加剧,引起行业的“地震”抱怨:抱怨“加工企业合谋压价,政府进口冻猪肉;政府对规模养猪支持不够,收储太少;消费低迷等”。当然,也出现了新的声音,例如“产能过剩”,“行业洗牌”等。
对于我国需要饲养多少猪?荆老师认为,年度屠宰4.5亿头育肥猪就可以确保我国猪肉的市场需求。当前的统计报告的数量已经超出市场实际需求,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不需要再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屠宰量。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张桂红老师在《蓝耳病研究新进展》报告中主要分享了过去一年世界各地专家对于猪病研究的最新动态,张桂红教授表示蓝耳病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疫病,目前对蓝耳病的了解还非常的少,有些猪场老板希望通过实验室测序来帮助自己猪场选择合适的疫苗,但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目前实验室所使用的ORF5测序其结果并不能作为指导猪场选择蓝耳病疫苗的依据。张桂红老师建议一个场最好1个蓝耳病毒株,不要引入过多的毒株。生产稳定的情况下不建议频繁更换疫苗。蓝耳病虽然难以控制,但是目前只有弱毒疫苗被证实有一定效果。养猪人需要做好长期防控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