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近日,据嘉兴日报消息,浙江嘉兴八万农户退出“养猪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嘉兴生猪养殖量快速增长,庞大的养殖规模逐渐超过了环境容量,成为水环境污染大户。2013年以来,嘉兴大力推进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转型升级,全市已有8万农户响应号召,退出了传统的生猪养殖业。
统计显示,至去年底,全市生猪存栏量由高峰时的360万头减到目前的82万头。
几十年时间形成的一个养猪大市,只用了1年多,就减少了8万多养殖户,减少了280万头生猪存栏!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中国养猪业将会进入一个怎样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业内外网友的激烈讨论。
网友“宋俊朋”抛出观点:散养户逐渐被淘汰,母猪群在500头至2000头的将会成为主体。他还分析了散养户与规模猪场的竞争力差异。
上图为我国过去十年的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走势,图中数据显示散养户的规模一直在呈现一个整体压缩下降的趋势。08年有一个上升的波动,是因为在前一年至08年3月份之前,猪价曾经持续上涨到一个令人咂舌的高度,利润十分可观。因此吸引了大批散养户重新入场。
散户养殖的弊端是什么呢:肉价暴涨时一哄而上,肉价跌时挥泪杀猪。因为基数庞大,所以对猪价的影响也很大。一轮一轮的猪周期怪圈,反复循环。
怪圈之外的大趋势则是,生猪利润越来越薄,而成本确未能同步下降。目前这一轮低迷,已经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还没有见到有猪价回升的迹象。均价一直没有越过14元/kg的门槛。年末内部讨论会上,BOOS也说:这是他从业25年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而且我们讨论出来的结论是,生猪价格即使上涨也将会长期维持在一个低利润的局面,像之前那样的大涨情况很难出现。
薄利的情况下,只有规模化才能带来可观的利润。养猪业我们的感受就是:高投入、高风险、低利润的行业。
以前,我们习惯靠行情来营利,而不是靠技术和管理。行情好的时候,大赚一笔。行情差了就苦苦支撑,期待行情好转。但是养猪不同于其他行业,从繁育到出栏有将近300天的时间,反映到行情上,就有严重的滞后性。比如本轮下跌,能繁母猪存栏连续16个月下滑,生猪存栏量也大幅下降,生猪出栏量却大幅增加。去年的生猪出栏量7.35亿头,历史最高。
太多的散养户,就在这漫长的等待中,被存栏的猪只一口一口吃掉了多年的积蓄,被迫离场。
通常我们说,养殖场要关心的不是外部的行情,而是内部的管理。只要能控制好饲养成本,即使行情低迷,也能赚到钱。比如国外的饲养成本约为11元/kg,河南这边规模化场的成本为14元/kg,好一点的12元/kg。那么在目前的猪价情况下,就可以保持不赔钱。
控制成本的方式,便是规模化养殖和散养户的差距。
首先是饲料成本,饲料成本占据养猪成本的60%。大场可以凭借自身使用量的优势,从饲料公司拿到较低的价格。或者通过赊欠等行为,先用料待猪只出栏后再结款,缓解资金压力。还有自建饲料厂,或者和饲料公司共建饲料厂的,能够拿到更低的价格或者成本价。由此来降低用料成本。这一点,散养户基本没有议价权的,还要经销商再加一层利润。
然后是技术优势,优秀的种猪、专职产房保育护理员和现代化猪舍、设备等等。这些都是老生长谈了。汇总起来是什么呢,就是高效率。好的环境可以降低兽药的使用成本,好的设备可以提高单个饲养员的饲养量,好的饲养员可以提供更多的健仔。 需要实现这些,都是以金钱的投入为前提。
还有就是是国家补助这一块儿。国家政策也是引导规模化养殖。各级政府提供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都是针对规模化养殖的。额度非常可观。
最后就是新出现的环保压力。2014年《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实施,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大批环评不达标的猪场面临关停、拆迁的局面。
对于未来养猪业的发展趋势,网友普遍认为,散养户逐渐退出,以少量散户+绝大多数中等规模猪场+少量养猪巨头企业的组合,将成为主流。
网友王瑞年:在这一轮市场倒逼中,我希望养猪业形成:规模养殖占比大幅度提高,全国从事专门化养猪的企业数量下降,行业领军型企业的数量能上升到100家。这样有利于监管和市场调配,也有利于形成养猪行业话语权,获得一定的生猪定价权!
网友rush zerg:散养户不是未来消亡,而是已经在消亡。政府对散养户的态度是消极的,到农村看看,除了养猪自用,已经很少人养猪了。原因很简单:效率低,环境差,不赚钱。
匿名用户:国家已经在控制散户了,并且像是取缔黑户一样取缔散户!具体政策是这样:ZF会来你家说,你家的猪栏要拆了,当然也是有偿的,会按平方数给钱具体多少钱应该和地区有关!(我家已拆,)一是现在的行情真的太低迷了,散户不仅累,还赚不到钱;二民不与官斗啊 !
网友虾子鱼:散猪户永远不会被淘汰,就像那些土鸡土鸭,同样会有土猪,而且还很贵!
网友李大海:规模越来越成为铁定的趋势。但是还有极少量的散养户会像游击队一样存在,因为他们知道何时选择时机进入,何时撤退。但是大部分散养户,交了学费后,就无力东山再起。
对于养猪业的发展,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