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倒奶”风波背后凸显产业“硬伤”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报 》王捷  发布日期:2015-05-22  发布者:佚名  共阅721次

        日前,有媒体在内蒙古调研时发现,我国乳业“乳企+奶农”的发展模式正在陷入严重困境,中国乳业市场生态平衡遭遇潜在的巨大风险。一方面,乳企随着产业集中度加强和市场回暖,利润大幅提升。2014年蒙牛和伊利两大乳业巨头营业收入双双突破500亿元,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44.1%和71%;另一方面,因收入连年大幅下降,大量奶农陷入困境并纷纷退出养殖,2014年下半年甚至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倒奶”风波。

        一边是乳企利润大涨,实现新突破,一边却是奶农“倒奶”、卖牛、转行,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尴尬现实,值得反思:在“乳企+奶农”的发展模中,乳企到底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奶农又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二者不厘清,责任则不明,这不仅导致奶农受伤害,也会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乳企和奶农本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发展,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一枝独大。企业发展时,奶农也要同步发展,否则奶源无法满足乳企的需求,奶源供不应求,原奶就会涨价,抬高乳企的生产成本,对乳企无益。倘若因乳企的缘故致使奶农泄气、卖牛、转行,最终也会反过来影响乳企本身。

        从“倒奶”风波来看,乳企缺乏大气,与奶农斤斤计较,甚至有“坑”奶农之嫌。比如,如果查出奶含有抗生素,不仅当天的奶乳企都不收了,而且当月结算奶款时,所有上交的奶都按低价结算。这种“连坐”法未免有些霸道;又如,政府已经提供了免费三介苗,乳企竟然强制推销每瓶2500元的疫苗,否则就不收奶,严重违背了市场公平原则。长此以往,既不利于提高奶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产业发展壮大。

        奶农是乳业发展的初始端,是产业的弱势环节,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也经不起折腾,但乳企要赚钱,还得依靠奶农。因此,乳企要考虑长远,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帮助奶农成长、发展壮大,必要时适当替奶农分担一些风险,以诚信取信于奶农,树立诚信品牌,共同发展,才能走做大做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治疗这种行业“硬伤”,仅靠乳企恐怕是不够的,政府部门也应该服务引导。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