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人们完全不必对蛋鸡禽流感谈之色变,只要广大养殖朋友科学认识、认真实施、坚持不懈去努力,就能够很好地防控禽流感。
一、抓住一个中心——围绕提高蛋鸡抗病力为中心。
任何传染病的流行都有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也就是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不是任何动物都发病,而是体质弱,抗病力差的才容易感染发病,蛋鸡禽流感也是如此。为此,我们就要把对禽流感易感的鸡群转变为不易感的鸡群,使鸡群具备良好的抵抗禽流感的能力。这需要做好五件事情:
①注重蛋雏鸡早期管理,确保5周蛋鸡体重达标,及免疫器官的发育《蛋雏鸡35天定终生》);
②注重5%产蛋到30周的初产鸡管理,确保饲料营养全面充足:包括使用优质预混料并至少增加20%以上;使用含水在14%左右的优质干玉米,并添加0.5%-1%的优质豆油,保证饲料代谢能在2650大卡/公斤以上;确保粗蛋白在春秋天配方基础上增加0.7%-1%,即至少增加2%-2.5%的优质豆粕;
③蛋鸡高峰期推广四季配方,在春秋季配方的基础上,冬季减少要1% -2%豆粕,增加玉米添加及1%左右优质植物油;夏季要增加2%-3%优质豆粕,增加20%以上优质预混料的添加,添加1-1.5%的优质豆油,保证蛋鸡在较低采食量的基础上营养摄入的满足;
④科学免疫接种:H5选择上南方选择含Re-6的亚型苗,北方选择含Re-4和Re-5的亚型苗;H9现阶段选择H9N2就很好;H5、H9的免疫在开产前至少4次,免疫剂量,特别是 H5不要超过0.7毫升/只,在开产后结合新城疫H120或四系、克隆30的滴鼻、点眼,3个月左右注射一次新城疫-H9 ,H5免疫2-3个月一次;
⑤一定要注意选择富含蛋氨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预混料,绝对不要为了省钱而选择低劣的饲料,在上高峰、250天以后在饲料中酌情添加VE适量。
二、做好一个根本——生物安全。
由于我国养殖的现状是小群体大规模,一个村、甚至一个小区集中饲养的现象很普遍,环境污染严重,隔离困难;水禽及快大型肉禽禽流感的免疫较差,成为了禽流感广泛扩散和长期流行的隐患。为此,鸡场的隔离、消毒以及远离肉禽饲养场建场,养殖场不要饲养鸭等水禽就非常必要。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至少每周对大环境消毒一次.
三、搞好一个关键——新城疫等防控。
新城疫等病毒性疫病的防控效果是衡量禽流感能否防控好的关键因素。新城疫抗体水平要在保持在9~11㏒2,确保<8㏒2的不超过20%。现实中有条件的要进行抗体检测,没有条件的就要看鸡群免疫,而绝不是固定的一个月或40、50天饮水免疫新城疫。是否应该免疫新城疫要看四点:一是鸡冠是否有稍歪且尖端发暗的鸡;是否有嘴中向外倒水,弄湿饲料的现象;是否有蛋壳稍微发白等变化;是否有粪便稍变稀甚至发绿的。综合以上四点就可以知道大群中新城疫抗体水平已经下降到临界值,就要免疫新城疫了。记住在免疫之前一定要使用抗病毒的中药,如银翘五黄汤, 柴温康等,配合广谱抗菌药肠杆净或赛氟尼使用,3-5日龄再免疫。